游客
题文

下表是1913—1973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GDP的百分比表。由此可见(  )

 
1913年
1938年
1973年
法国
8.9%
23.2%
38.8%
英国
13.3%
28.8%
41.5%
美国
8.0%
19.8%
31.1%

 
A.西方各国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B.西方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C.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经济复苏        D.资本主义世界呈三足鼎立局面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挽救民族危机,他将“三世”“小康”与近代进化论思想融合在一起,人类社会是变易和进化的;社会历史进化是沿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轨道,由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再到民主共和,一世比一世文明进步,进而达到“太平大同”这一人类最美满极乐的世界;“三世”进化是和平的、循序渐进的,不能躐等。材料中的他应该是

A.康有为 B.魏源 C.孙中山 D.陈独秀

“一双皮鞋美国货,二块洋钿买来个;三日穿过贼贼破,四穿凉棚洞眼多;五(嗯)看罪过勿罪过,六(落)去还要重买过;七(切)记勿买外国货,八(百)样东西拆烂屙;九(究)竟要买啥个货,十(实)实在在中国货。”这首宁波话数字民谣直接反映出
①美国商品价廉物美②外国商品充斥宁波市场③宁波民众提倡国货④我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如果把1913年进口洋纱数量指数定为100,那么,1914—1916年则降到95.3,1917—1919年更降为59.2。这一时期,中国的出口值却保持着增长的良好势头,1919年中国的出口值比1913年净增了56%。在1913-1915年,平均每年注册工厂41 .3家,1916-1920年达到年均124.6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 )
①辛亥革命扫除一些障碍 ②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③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 ④政府奖励实业政策的推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棉纺织业水平下降②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③手工生产难以与机器生产竞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据史料记载,唐初诏令男20岁、女15岁即要结婚成家。唐玄宗又敕令,男15岁、女13岁,听婚嫁。“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口增多,以进考第”。该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人口增长 B.稳定地方秩序
C.完善政绩考核 D.增加政府收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