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朝鲜领导人金正日逝世,朝鲜半岛局势扑朔迷离,而源自2000年的朝韩离散家属互访活动,有利于半岛局势的缓和,令世人瞩目。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朝鲜分裂根源于民族矛盾的激化 | B.亲人的离散是两极世界下的悲剧 |
| C.家属的重逢是由于美苏冲突的结束 | D.两极格局解体推动朝鲜半岛局势缓和 |
1766年,亚当斯写道:“我向来是怀着崇敬和惊奇的心情认为,北美的拓殖是上苍教化和解放全世界所有奴性十足之人的宏伟计划的开端。”这种看法在之后的岁月里成了美利坚合众国上下的普遍信仰。对于18世纪后半期的美国人来说,下列历史事件中,起到进一步增强了他们上述信念的是
| A.《权利法案》的颁布 | B.《拿破仑法典》在欧洲推行 |
| C.《人权宣言》的诞生 |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 |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
|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
美国1787年宪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这主要体现了这部宪法的
| A.自由原则 | B.制衡原则 | C.分权原则 | D.平等原则 |
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他们的思考更侧重于
| A.由神和自然转向人类 | B.与上帝直接对话 |
| C.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 D.批判神权统治 |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老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从时代发展以及创立角度看,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
| A.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
| 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 |
| 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 |
| D.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