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仪器a与d连接,一般采取的措施是先 ,稍用力转动插入到单孔塞中。
(2)利用装置乙和丁能进行的实验是 (填写序号)。
A、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B、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C、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图乙的气体发生装置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钥匙装置更加完善,可选用图戊中的 (填写仪器序号)代替图乙中的 (填写仪器名称)。
(4)小佳同学准备用托盘天平称取15.8g的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在操作过程中误把砝码放在了左盘,高锰酸钾放在右盘,她实际称得的高锰酸钾质量为 g,制取氧气的实验具体步骤如下:
①装配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往丙装置的大试管中加入称量好的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作用是 ,装好仪器,然后用酒精灯的 加热,加热前要先进性预热,具体操作是 ;
③收集氧气,当 时开始收集;
④集气瓶口旁有气泡冒出时,说明集气瓶内的氧气已收集满,接下来的操作是 ;
⑤先把导管移除水面,然后撤去酒精灯;
⑥拆卸装置,洗涤仪器。
(5分)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下图实验中,当试管1中气体的体积为6mL时,试管2中气体体积约为mL;电解时往往要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其作用是。
(2)农业生产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 20%的NaCl溶液来选种。现将300g 25%的NaCl溶液稀释为10%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g。
(3)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10 g水
的A、B试管中,充分溶解后,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20℃t℃(填“>”、“<”或“=”)。
20℃时,对A试管进行如下操作,最终A试管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发生变化的是(填字母序号)。
a.加少量水 b.加入少量甲物质
c.升温到40℃ d.蒸发部分溶剂,恢复到20℃
e.加入少量40℃甲的饱和溶液,恢复到20℃
(7分)钠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1)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成分之一,其俗称是。
(2)次氯酸钠(NaClO)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3)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下面两幅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反应,但生成物中都有氯化钠。
图1图2
图1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氯化钠是由(选填“原子”、
“分子”或“离子”)构成的;由此看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密切相关。
图2描述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4) 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3迅速分解生成两种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人们通过食物获取各种营养素。
①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蛋白质的是(填字母序号)。
A.米饭 B.西红柿 C.牛肉
②为了防止骨质疏松,人体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________元素。
(2)食品安全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下列食品因有毒而不能食用的是(填字母序号)。
A.葡萄酿制的酒 B.花生油炒的菜
C.甲醛浸泡的海产品 D.霉变的大米、花生
(3)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所需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仪器名称:a________。
(2)C实验室里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为;要制备干燥的氧气,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填字母)。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气体的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必须考虑的是(填序号)。
(3)MnO2在该反应中可以重复使用,理由是。
沼气是当今已开发和使用的最洁净的气体燃料之一,使用沼气是解决农村能源不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下图是沼气的产生和应用示意图。
(1)图示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2)沼气中除含有甲烷外,还含有二氧化碳及少量的氢气、氮气、硫化氢、一氧化碳、水蒸气等。沼气略带臭味,你分析臭味可能来自_______________气体。
(3)从安全方面考虑,使用沼气时一定要防止沼气中混入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