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山东省节能减排有关目标实现情况及“十二五”目标
目标 项目 |
十一五目标 |
十一五末完成情况 |
十二五目标 |
万元GDP能耗降低(%) |
22 |
22.09 |
17 |
化学需氧量减排(%) |
14.9 |
19.44 |
12 |
二氧化硫减排(%) |
20.0 |
23.22 |
14.9 |
为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山东省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进一步把节能减排作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首力点和主攻方向,加快推进节能减排,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合材料,分析我省上述要求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
【思想政治—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2014年3月13号,山东潍坊被列为全国首批低碳生态试点城市。去年5月,潍坊市就被确定为全国首批6个中美低碳生态试点城市之一。近日,《中美低碳生态试点城市工作方案》经市政府第2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根据方案,潍坊市将围绕“绿色城市、百年建筑”这一主题,积极探索绿色、低碳、生态的城镇化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节能减排,加快建设生态美丽潍坊。
(1)发展低碳经济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伦理原则的哪些基本要求
(2)作为一名公民,你认为怎样才能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思想政治—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代议制,就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现代国家,无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
(1)代议制为什么会成为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2)我国实行什么样的政体?它与西方议会民主制度有哪些本质区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面对城镇化建设中一些地方忽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致使大量乡村传统文化遭受毁坏、走向消亡的现状,山东省决定自2014年起大力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坚持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突出城乡风貌特色。突出城镇文化特色,打造城镇品牌,提升城镇品位。注重城镇和村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和民间艺术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提升城镇村落文化内涵,彰显山东民俗文化魅力。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的相关知识回答,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怎样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2)根据材料,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就如何实施乡村记忆工程提出两条建议,并说明其哲学依据。
材料一:2010—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变化情况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预测) |
|
居民信息消费水平(元) |
756.35 |
982.30 |
1266.50 |
1595.30 |
居民信息消费水平增幅(%) |
---- |
29.87 |
29.93 |
29.96 |
信息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 |
2.54 |
2.81 |
3.30 |
3.80 |
信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 |
4.20 |
8.16 |
8.85 |
注:信息消费能提升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和医疗资源共享、养老机构协同信息服务等服务领域的水平;据世界银行统计,美国信息消费支出占GDP的15%;美国、日本人均信息消费分别为3417.38美元、2455.47美元,我国仅为192.69美元。
材料二 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促进信息消费,,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推进城市的百兆光纤工程和宽带乡村工程,大幅提高互联网网速,在全国推行“三网融合”,鼓励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维护网络安全。
材料三为促进信息消费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某市人大常委会加大对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的检查落实。该市政府出台了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具体政策,将信息消费和电子信息产业列为本市“一号工程”,作为转变地方经济结构的引擎,专门拿出20亿元财政资金,鼓励支持本土企业创新发展,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信息消费环境,建立促进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努力将信息消费和电子信息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分析促进信息消费的经济意义。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相关国家机构如何推进信息消费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2013年以来我国加大反腐力度,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纪委全会上强调,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同时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并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工作作风。
材料一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他说,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我们要坚定决心,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1)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中共中央为什么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材料二 习近平同时强调,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2)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谈谈中央改进作风建设的必要性。
材料三 十八大以后,以网络微博为代表的民间反腐渠道正在变得越来越畅通,民间反腐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却不是长远之计。反腐只有走上法制的轨道,健全权力的监督体制,这是反腐的关键所在。当然,反腐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违法违纪行为也趋于隐蔽化、智能化、复杂化,这些都对反腐败斗争构成巨大挑战。
(3)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进行有效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