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反映的是某种商品需求、供给和价格的关系,E点是供需平衡状态。不考虑其他因素,可以推断
①曲线1是需求曲线,曲线2是供给曲线 ②曲线1是供给曲线,曲线2是需求曲线
③与商品价格在P2时对应的点是乙点 ④与商品价格在P2时对应的点是甲点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人的文化素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具有方向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社会科学素养 | B.自然科学素养 |
C.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某网站公布的2012年4月网络热词有:毒胶囊、明胶、黄岩岛、祭不起、惆怅体、最
炫民族风。这些热词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比喻、浓缩或概括。这表明
A.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目的 |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
C.文化创新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 |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 |
回首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汉赋、元曲、明清文学,还有灿若群星的历史人物,风云变幻的历史事件,足以傲视天下。但这也会使我们产生文化惰性,变成文化“啃老”,只靠重拍、戏说、改写前人的经典过日子。这告诉我们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 B.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
C.文化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 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
“红色经典之旅革命圣地采风”活动于2011年6月24日在革命圣地遵义启动,至7月1日,“红色经典之旅-革命圣地采风”活动在西柏坡站走完全部行程。与会者表示,一路走来在长征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思想感情得到了升华。这说明
A.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
C.只有先进文化才能被大众接受 |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它的字、词对仗工整,历经几千年而不衰,由此可见
A.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 |
B.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
C.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
D.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