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间期的___________期。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3)就图2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处于___________分裂的后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甲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图乙是人体下丘脑参与的部分生理调节过程,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a线段表示(静息、动作)电位;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mV。
(2)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双向传导,但在动物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总是由细胞体传向。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快、慢)。
(3)若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抑制。能正确表示突触前膜释放该种递质前、突触后膜接受该种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兴奋的传导方向的图示是

(4)若图乙中物质c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则物质c是,其作用的靶细胞是细胞。
(5)若图乙中物质e的靶器官是性腺,则物质d是。物质e的分泌量除了受物质d的调节外,还受(激素)的调节,这种调节机制称为

生物中缺失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单体(2n— 1)。大多数动物的单体不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蝇(2n=8)中,点状染色体(4号染色体)缺失一条也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可以用来进行遗传学研究。

⑴某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如图,则该果蝇的性别是_____。
⑵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所产生的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
⑶果蝇群体中存在短肢个体,短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短肢果蝇个体与纯合正常肢个体交配得F1,F1自由交配得F2,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现利用非单体的正常短肢果蝇与正常肢(纯合)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探究短肢基因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
①正常的短肢果蝇个体与正常肢(纯合)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获得子代;
②统计子代的性状表现,并记录。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a.若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则说明短肢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
b.若子代全为正常肢果蝇;则说明短肢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
⑷若通过(3)确定了短肢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则将非单体的正常肢(纯合)果蝇与短肢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后代出现正常肢4号染色体单体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
(5)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幼虫正常培养温度为25℃,将孵化后的长翅果蝇幼虫放在35-37℃的环境中处理6-24h后,得到了一些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
①这些残翅果蝇性状 (能/不能)遗传。
②出现这些残翅果蝇的最可能的原因是,这些性状的形成往往是相互作用的结果。

景天科植物A有一个很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如图一所示);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如图二所示)。十字花科植物B的CO2同化过程如图三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的薄膜上;可以用 (试剂)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2)植物A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CH2O)的原因是缺乏暗反应必需的
白天植物A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来源有      
(3)在上午10:00点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植物A细胞中C3含量的变化是    
(4)植物A气孔开闭的特点与其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推测植物A生活环境最可能是。从进化角度看,这种特点的形成是的结果。

(5)将植物B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成右图的曲线。其中B~C段CO2相对含量升高是因为,在一天当中,植物B有机物积累量最多是在曲线的点。

某科研所为了开发痢疾疫苗,利用鼷鼠做了一系列生理实验。实验的步骤及结果如下表:

组别
第一次接种(灭活的痢疾杆菌)
第二次接种(灭活的痢疾杆菌)
抗体合成程度


未接种
+



+ + + + +


未接种
+



+



+ + + +
说明
:正常鼷鼠:幼年时摘除胸腺的鼷鼠
+:抗痢疾杆菌抗体的合成程度

请根据上表中的结果,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与甲组相比,乙组体内抗体合成程度明显高于甲组的原因是:鼷鼠第一次接种时产生了一定量的,当第二次接种时,其就会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新的,进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2)丁组与戊组对照,说明抗痢疾杆菌抗体的合成过程需要细胞的帮助。与乙组相比,丁组抗体合成程度较低的原因是T细胞大量减少,分泌减少,B细胞的增殖分化较少。
(3)为验证T细胞是细胞免疫的细胞,请补全实验设计思路和结果:
①实验组切除鼷鼠的胸腺后,移植异体器官,移植器官易保留在小鼠体内;
②对照组,结果③实验组,结果

农业科技工作者在烟草中找到了一抗病基因,现拟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该基因转入棉花,培育抗病棉花品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获得该抗病基因,可采用等方法。为了能把该抗病基因转入到棉花细胞中,常用的载体是
(2)要使运载体与该抗病基因连接,首先应使用进行切割。假如运载体被切割后,得到的分子末端序列为,则能与该运载体连接的抗病基因分子末端是 ( )

A B   C   D
(3)切割完成并连接后得到的DNA分子称为
(4)再将连接得到的DNA分子导入农杆菌,然后用该农杆菌去棉花细胞,利用植物细胞具有的性进行组织培养,从培养出的植株中
出抗病的棉花。
(5)该抗病基因在棉花细胞中表达的产物是 ( )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核酸

(6)转基因棉花获得的是由该表达产物来体现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