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生物工程中的相关知识,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 |
B.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通常用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
C.单克隆抗体来自杂交瘤细胞,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的优点 |
D.在对原肠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
能在细胞分裂间期起作用的措施是:
①农作物的诱变育种②用秋水仙素使染色体数目加倍③肿瘤的治疗④花粉离体培养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早期胚胎发育提供养料 |
B.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助于物质运输的能量供应 |
D.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外形似蝌蚪,有利于精子运动 |
下列叙述与生物学事实相符的是
A.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骨架是由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组成 |
B.在基因表达过程中,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基因上的多种密码子决定 |
C.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不能为细胞代谢提供ATP |
D.蓝藻细胞内含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
下表是自变量为光照强度的条件下针对同一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植物所测得的一些数据,并据此描绘出的曲线图2-4-8。
图2-4-8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klx) |
光饱和时光照强度(klx) |
光饱和时植物CO2吸收量[mg/(100 cm2叶·h)] |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g/(100 cm2叶·h)] |
|
甲植物 |
1 |
3 |
18 |
10 |
乙植物 |
3 |
9 |
30 |
12 |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与c点相比,b点叶绿体中的C3含量较低
B.在光饱和时乙植物单位时间内叶绿体中ATP的产生量高于甲植物,线粒体中ATP的产生量低于甲植物
C.在光饱和时乙植物单位时间内叶绿体和叶片释放的氧气量均高于甲植物
D.若乙植物生长的环境中长期缺Mg,则b点将向左移动
用等体积的三个玻璃瓶甲、乙、丙,同时从某池塘水深0.5 m处的同一位置取满水样,立即测定甲瓶中的氧气含量,并将乙、丙瓶密封后沉回原处。一昼夜后取出玻璃瓶,分别测定两瓶中的氧气含量,结果如下(不考虑化能合成作用)。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
透光玻璃瓶甲 |
透光玻璃瓶乙 |
不透光玻璃瓶丙 |
4.9 mg |
5.6 mg |
3.8 mg |
A.丙瓶中浮游植物细胞产生[H]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B.在一昼夜内,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为1.1 mg
C.在一昼夜后,乙瓶水样的pH比丙瓶的低
D.在一昼夜内,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约为0.4 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