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河南人白朗率领农民起义,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1912年,白朗联合各地绿林头目,吹响了起义的号角。1913年二次革命前后,起义军接受了革命党人联合反袁的要求,策应革命军的讨袁战争,白朗自称“中华民国扶汉讨袁司令大都督”,起义军改称“公民讨贼军”。1914年,白朗起义在袁世凯的镇压下失败。据此,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A.白朗起义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其实质是维护共和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 B.白朗起义的发生,说明辛亥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民主革命意识 |
| C.从白朗起义来看,革命党人已经认识到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
| D.白朗起义反映了民国初年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 |
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元人所谓行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其意唯恐一个中央政权不足控驭此广土众民,乃专为蒙古狭义的部族政权而设此制度。明人不能彻底涤荡,清代则有意利用。”以下各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代的行省俨然是一个“流动的中书省” |
| B.行省制度源于蒙古部族的地方管理制度 |
| C.明朝废行省后设布政司管理地方的行政 |
| D.行省制度有利于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
黄宗羲在《原法》中说: “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二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下列制度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有
①中外朝制度②文臣任知州,并设通判③二府三司制 ④元朝的行省制
| A.①②④ | B.①③ | C.①②③ | D.②③ |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尊儒兴学,制度教化,将教育、考试和选官三者结合……自此以后作为正式文官制度确立起来。”这种现象最早是在
| A.春秋战国 | B.汉朝 | C.隋朝 | D.唐朝 |
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 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
|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 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
| 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
| 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
| 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