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河南人白朗率领农民起义,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1912年,白朗联合各地绿林头目,吹响了起义的号角。1913年二次革命前后,起义军接受了革命党人联合反袁的要求,策应革命军的讨袁战争,白朗自称“中华民国扶汉讨袁司令大都督”,起义军改称“公民讨贼军”。1914年,白朗起义在袁世凯的镇压下失败。据此,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白朗起义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其实质是维护共和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B.白朗起义的发生,说明辛亥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民主革命意识 |
C.从白朗起义来看,革命党人已经认识到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
D.白朗起义反映了民国初年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 |
2008年9月以来,源自美国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全世界都面临自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使世界上任何一国都不能独善其身”。这段材料表明( )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 |
B.经济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
C.经济全![]() |
D.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等相继成立,这些组织的建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包括 ()
A.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 | B.促进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 |
C.进一步推动了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 D.有利于形成世界多极化格局 |
下图为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示意图,其中EF段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的原因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实现 |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步入正轨 | D.改革开放政策的强力推动 |
下图中构成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A.①③④ | B.①②![]()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国家福利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 |
B.福利资金由个人、企业和国家三方共同承担 |
C.福利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 |
D.社会福利提高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