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遭受极端气候的频率、对灾害的敏感度(与贫困程度、人口数、国内稳定程度和对农业依赖程度有关)、对灾害的应对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一个国家的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下列表示部分国家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情况(171个国家参与排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国家
孟加拉国
印度
马达加斯加
尼泊尔
莫桑比克
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
1
2
3
4
5
国家
瑞典
爱尔兰
冰岛
芬兰
挪威
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
167
168
169
170
171

从表中可知,印度的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排名靠前,这与印度遭受极端气候的频率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极端天气在印度出现频率最高的可能是

A.台风天气 B.干热天气
C.寒潮天气 D.暴雪天气

瑞典、爱尔兰、冰岛、芬兰、挪威气候变化脆弱指数排名靠后的主要原因是

A.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极端天气较少
B.纬度较高,气温变化较小
C.人口稀疏和经济落后,对灾害的敏感度较低
D.经济和技术较发达,对灾害的应对能力较强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1992年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具体地区
年生物量(万吨)
可载人口量(万)
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长江中下游
88600
22000
395
青藏地区
10000
1000
4


分析上表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藏地区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
B.长江中下游地区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
C.青藏地区更加适宜人类生存
D.长江中下游地区单位面积的年生物量比青藏地区低

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地区年生物量低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光照强 B.海拔高 C.土壤贫瘠 D.气温低

图为我国2008年某经济作物年产量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经济作物是

A.甘蔗 B.油菜 C.小麦 D.棉花

2008年底至2009年初,图中①省连续104天无有效降水,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150万亩,其中受影响最大的粮食作物是

A.水稻 B.冬小麦 C.春小麦 D.棉花

下表为我国位于同一地形区上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及该地区一月等温线图,读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海拔
(米)
1月平均
气温(ºC)
7月平均
气温(℃)
年降水
量(mm)
夏半年雨日占
全年雨日的%
冬半年雨日占
全年雨日的%
年日照
时数

1898
7.7
20.O
l005.O
72
28
2110.2

181l
2.9
19.8
1250.6
56
44
1548.6


就自然条件而言,下列产业中在甲地发展区位优势最明显的是

A.甘蔗 B.鲜花
C.橡胶 D.油菜

甲、乙两地冬季气温及雨日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A.甲地受暖锋影响的时间比乙地长
B.甲地受暖锋锋面控制,乙地受冷锋锋面控制
C.甲地受暖气团影响,乙地受冷气团和锋面控制
D.甲、乙地分别受来自高纬、低纬的海洋气团控制

甲、乙两地农业发展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水资源短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两地地质状况特殊,河流径流量少
B.工业发达,工业用水比例过大
C.两地为半湿润地区,河流径流量少
D.水污染严重,农业用水受到限制

读图 “我国某省主要农作物不同层次生产潜力递减柱状图(单位:千克/百平方米)”,回答下列各题。

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A.光照 B.气温 C.降水 D.土壤

该省是

A.浙江 B.安徽 C.河南 D.吉林

凌汛,俗称冰排,是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冰凌有时可以聚集成冰塞或冰坝,造成水位大幅度地抬高,最终漫滩或决堤,称为凌洪。图甲和图乙分别是兰州、乌海地理位置图和2008年兰州、乌海月平均气温变化图。根据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乌海和兰州年较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乌海位于兰州西部,因此乌海年较差大于兰州
B.兰州位于乌海西部,因此兰州年较差大于乌海
C.乌海年较差大于兰州的原因之一是乌海的纬度高于兰州
D.乌海年较差大于兰州的原因之一是乌海的降水量高于兰州

2008年下列月份中黄河乌海段最有可能发生凌汛的月份是

A.1月 B.3月 C.7月 D.10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