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剧照,在此电视剧播出之后,人们都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 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
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
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
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
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根本原因在于
A.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使两党合作具备了政治基础 |
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两党的共同目标 |
C.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
D.国共两党实现合作有利于壮大革命力量 |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A.中共一大 | B.中共三大 | C.八七会议 | D.遵义会议 |
“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父告其子,姊告其妹……毋忘此国耻纪念日”。这集中体现了五四运动的哪种精神?
A.科学 | B.自由 | C.民主 | D.爱国 |
据台湾《联合报》(2004年11月13日)报道有83%的台湾民众认为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国父”,这主要基于孙中山
A.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 B.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
C.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 D.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 |
2001年7月2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可是一百年前(1901年)西方列强给中华民族送来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新世纪“贺礼”是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B.《辛丑条约》 | C.洗劫北京城 | D.镇压义和团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