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下列哪一情景最有可能发生在这一时期 ( )
A.一名中国成年男子为躲避国内政治迫害来到雅典,立即取得了各种民主 权利 |
B.公民阿萨德观赏戏剧还领到“观剧津贴” |
C.广大奴隶纷纷参加公民大会,商定城邦重大事务 |
D.公民阿萨德和妻子、女儿一家三口都担任了陪审法庭的法官 |
“论者不察,以中国之人师法西人为深可耻……此说甚谬,夫天下之耻,莫耻于不若人。查西洋各国,数十年来,讲求轮船之制,互相师法,制作日新,独中国狃(拘泥,狃音扭)于因循积习,不思振作,耻孰甚焉!”根据材料判断作者应是
A.慈禧太后 | B.奕诉 | C.康有为 | D.孙中山 |
下图是中国不同时期的服饰,可见服饰变化
A.表明人们的等级观念日趋淡漠 | B.折射出时代的变迁 |
C.反映不同阶层和职业贵贱有别 | D.展示中国服饰由开放到保守 |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 全家处死”,对这一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奉天承运,皇位永继 | B.控制言论,维护统治 |
C.严刑峻法,钳制思想 | D.废除丞相,确保皇权 |
《三国演义》开篇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种观点主要表明了作者
A.站在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立场 | B.只看到了表象,犯了历史循环论的错误 |
C.想表达人生无常、命运难测的观点 | D.揭示了封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下列材料,据此该小组得出结论最准确的是
南方 |
北方 |
|||||||
朝代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人口(户) |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
||||
西汉 |
2470685 |
19.8% |
9985785 |
80.2% |
||||
唐代 |
3920415 |
43.2% |
5148529 |
56.8% |
||||
北宋 |
11224760 |
62.9% |
6624296 |
3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