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省区 |
嘉靖至万历 |
顺治至雍正 |
乾隆至道光 |
|||
州县数 |
集市数 |
州县数 |
集市数 |
州县数 |
集市数 |
|
直隶 |
14 |
132 |
82 |
527 |
43 |
537 |
山东 |
42 |
104 |
64 |
1126 |
74 |
1583 |
陕西(关中) |
16 |
143 |
21 |
238 |
28 |
264 |
江西 |
45 |
459 |
51 |
545 |
43 |
976 |
福建(不含台湾) |
19 |
131 |
15 |
205 |
39 |
511 |
广东 |
/ |
/ |
72 |
1270 |
71 |
1959 |
A.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B.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
C.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D.南方人口密度大于北方
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相继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壮大 |
C.反帝斗争风起云涌 | D.西方近代思想的广泛传入 |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主要是指
A.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形成 | B.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纲领 |
C.从此开始反清武装斗争 | D.与保皇派展开了激烈论战 |
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
A.民权主义 | B.民族主义 | C.民生主义 | D.民本主义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确立的标志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
B.总理衙门的设立 |
C.《马关条约》的签订 | D.《辛丑条约》的签订 |
中国近代史上,政治近代化的系统主张最早出现于
A.新思想萌发时期 | B.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
C.维新变法运动时期 | D.新文化运动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