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 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
C.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 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
学者贝尔·布尔让对某一时期英国的全部工业活动进行了如下分类。这一时期应是( )
(一)形同星云的无数家庭作坊 |
(二)位置分散、但互有联系的工场 |
(三)集中的制造工场 |
(四)拥有机器设备以及用水和蒸汽动力的制造厂 |
A.13—14世纪B.14—17世纪
C.15—18世纪D.19—20世纪
清初《扬州竹枝词》中写道:“乡音歙语兼秦语,不问人名但问旗。半是新城半旧城,旧城寥落少人行。移来埂子中间住,北贾南商近识名。”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A.商品经济向农村开始渗透 |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C.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 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推出的欧洲援助计划被丘吉尔誉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也有人说“马歇尔计划不只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对“不只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最正确的理解是( )
A.该计划的长远目的是控制欧洲国家 |
B.赤裸裸地公开干涉他国内政,遏制共产主义 |
C.其深刻的政治意图在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遏制共产主义 |
D.极力遏制和打击高涨的世界民族解放运动 |
最近两年“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监督小组”、“村民理财小组”等名字不断涌现。这些称呼来源于各地农村,虽然名称不同,但性质一样,都是村务监督机构。这反映出(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以健全 |
B.以法治国理念深入广大农村 |
C.基层民主制度逐步走向完善 |
D.村民已真正实现了自治 |
20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描述正确的是()
①辛亥革命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②民族工商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③日本侵略使中国民族意识高涨
④新文化运动冲击传统思想意识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