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1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内填序号)

(1)比较该图1中A、B两部分,若A是衣藻细胞,其细胞质中的细胞器除图中所示外,还应有[   ]            。若A是蓝藻细胞,它属于原核细胞的主要依据是无[   ]            若A为大蒜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                 。可能具有色素的细胞器      是                                     。 (填名称)
如果将图中A细胞放入清水中,不会涨破的原因是                                 
(2)图1中具膜的结构有                         (填图中的序号),它们的主要成分是                                    
(3)图1中B若为某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实验中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测得放射性强度在三种细胞器上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在此过程中相关膜的面积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

请判断甲图中的a、b、c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在图乙中依次分别是:[   ]_         、 [   ]_            、 [   ]_            
请判断乙图中的d、e、f曲线所指代的生物膜所属的细胞结构依次是:      
                        。乙图中f先增加后减少的原因是:              
                                                                       
以上实验也说明:各种不同的生物膜的成分和结构___________,它们之间密切联系,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脑的高级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6分)日光中的紫外线B波段( UV-B)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大气臭氧层变薄会导致照射到地表的UV-B辐射增加。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是鱼类等海洋生物的饵料,其生长状况受紫外线辐射量的影响。科学家利用6个培养皿,设置了以下剂量(如下表)研究UV-B辐射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请完善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

培养皿编号
UV-B辐射剂量(J/m2
小球藻相对增长率(×104
A0

20
A1
0.2
27
A2
0.8
26
A3
1.4
14
A4
2.0
10
A5
2.6
6

注:各培养皿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含小球藻的培养液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A0的辐射剂量是J/m2,该组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2)在本实验所用的辐射剂量中,能抑制小球藻生长的剂量有个。为减少实验误差,本实验还应
(3)如果用纸层析法对小球藻的色素进行分离,利用的原理是。研磨时加入碳酸钙可防止
(4)科学家还发现高剂量的UV-B辐射对其他海藻的生长也有抑制作用,所以认为这可能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生物总量减少。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UV-B辐射剂量增高导致

(16分)图甲曲线表示三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表乙是某一小组同学对一个乳光牙女性患者家庭成员的情况进行调查后的记录(空格中“√”代表乳光牙患者,“○”代表牙齿正常)。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发病风险在出生后明显低于胎儿期,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克莱费尔特征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父亲色觉正常(XBY),母亲患红绿色盲(XbXb),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征患者,原因是_______(父亲/母亲)产生了异常的基因型为____的配子。
(3)请根据表乙统计的情况绘制遗传性乳光牙遗传系谱图(利用右边提供的图例绘制)。从遗传方式上看,该病属于________遗传病。

(4)同学们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得知,遗传性乳光牙是由于正常基因中第45位决定谷氨酰胺的一对碱基发生了改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合成终止而导致的,已知谷氨酰胺的密码子为CAA、CAG,终止密码子为UAA、UAG、UGA。那么,该基因突变发生的碱基对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其中A、B、C、D构成群落,①、②、③、④、⑤、⑥代表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图中D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营养结构分析,D属于_________________。①~⑥中代表同一生理过程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主要以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图中B生物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上述生态系统代表农田生态系统,则在被弃耕后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若农作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a kJ,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___kJ。

下图甲曲线表示在温度为25 ℃(该温度是该作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 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 ℃),水分和无机盐均适宜的条件下,温室内光照强度与作物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A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其中叶绿体吸收CO2的量等于________。
(2)当E>C时,可采取_________措施,保证作物的最大光合速率。若遇阴天,温室需补光,选用________光最有效。当E=B时,若往温室内充入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是(用“”表示)。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30 ℃,图甲曲线中a点和A点的移动方向分别是
(4)图乙装置可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若实验中每隔5 min改变一次试管与玻璃柱之间的距离,随着距离的增加,气泡产生速率下降,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图,乙为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像(顺序已打乱),请回答:

(1)甲图中可表示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_____________段。
(2)乙图中细胞分裂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___。其中染色单体形成于图___________。
(3)若甲、乙两图表示同一种生物的细胞分裂,则甲图中的2N=____________。
(4)乙图A细胞中有核DNA分子__________个,染色单体__________条。
(5)研究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好的是乙图中的________时期,此时细胞内染色体、DNA、染色单体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