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某学校高一学生出现高烧、咳嗽、咽喉痛等症状后,陆续有多名学生出现类似症状。经医生诊断,他们患上了同一种传染病,该病通过空气、飞沫在人群中传播。
(1)该病的病因是( )
A.缺少某种营养物质 B.某种病原体入侵
C.某激素分泌异常 D.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2)医务人员通过对患者取样物分析,找到了致病元凶。它没有细胞结构,仅有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该元凶属于 (填“细菌”或“真菌”或“病毒”)
(3)发生这种传染病后,学校立即对所有教室进行消毒,该措施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4)小敏接种过乙肝疫苗,她认为自己体内有抗体,不会患上这种传染病。她的想法对吗? ,因为 。
结合关于种群与群落的探究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探究活动中,某小组同学使用无菌马铃薯培养液培养酵母菌,第三天抽样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血球计数板的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为正常进行酵母菌的计数,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___________和目测估计法两种,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___________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
(3)某同学调查甲种蛾幼虫的种群密度时,随机选择了2m×2m的五个区域,各个区域内的甲种蛾幼虫个体数依次为22、20、24、19、23,则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个/m2。
(4)用标志重捕法来估计某个种群的个体数量,例如在对某种鼠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志鼠15只,下列对该种群的数量估计,_______是不正确的.
①该种群数量可用N表示,N=39×34÷15 ②若两次调查之间发生洪涝灾害,估算值误差很大③该种群数量大约为100只
科研人员对海洋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4-36图所示。分析此图,回答问题。
I.(1)在________ 点时,种群补充量最大;_______点表示种群的环境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
(2)该海洋生物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___型曲线。
(3)除了图中体现出来的以外,种群还有哪些数量特征?、、。
II.当烟草叶片受到甲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会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白天会吸引甲种蛾幼虫的天敌,夜间会驱赶乙种蛾,使其不能在烟草叶片上产卵(乙种蛾幼虫也采食烟草叶片)。试回答:
(1)甲种蛾幼虫与天敌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2)甲种蛾幼虫与烟草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3)甲种蛾幼虫与乙种蛾幼虫的种间关系是:_____。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A、B、C、D组成生物群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D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可以是动物
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
C.①②③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
D.无机环境中的CO2都是生物呼吸作用的产物
图甲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乙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甲图相应数字的名称:2是,3是,
4是,5是。
(2)假设甲图代表的细胞处在细胞周期中,则甲图代表的细胞相当于乙图的区间,此时(细胞器)活动增强;若甲图细胞中4和5结构消失,则消失的时间相当于乙图的区间。
(3)甲图所示结构是否来自细菌?简述理由。
。
下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上按要求填数字、文字或字母)
(1)该图是细胞有丝分裂简图,其分裂顺序依次是(用字母表示)。
(2)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期的细胞简图。
(3)图示的细胞分裂结束后,子细胞内含条染色体。
(4)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 ]期图中。
(5)图B表示细胞分裂期。
(6)DNA与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之比为2:1:2的图示是。
(7)A图中染色体的数目为,染色单体数为,DNA数为。
(8)在图(一)和图(二)处分别绘出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DNA分子数和染色体数的变化曲线(一个细胞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