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读表:我国国有经济在各领域销售收入中所占比重(截至2011年7月)
石化 |
石油 |
电力 |
汽车 |
冶金 |
铁路 |
兵器 |
船舶与航天 |
69.3% |
92.1% |
90.6% |
72.5% |
64.4% |
83.1% |
99.5% |
84.5% |
(1)结合材料一谈谈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材料二 截至2012年上半年,某省私营企业达到19.83万家,个体工商户达到79.36万户。“十一五”期间,该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年均递增15.2%,占该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43.3%提高到2010年的49.5%,已成为该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重要生力军。
(2)你认为在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如何处理好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材料: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行政权面广权大,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现实中一些不尽如人意、百姓反映强烈的问题,多与行政权“任性”有关。“有权不可任性”,可谓找到了病灶,抓住了病根。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有权不可任性”的必要性。
材料:《意见》提出,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上的平等权利。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扩大向居住证持有人提供公共服务的范畴,居住证持有人应当履行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等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公民义务。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材料一:我国4个五年规划的GDP增长目标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目标
材料二: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挖掘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消费潜力,可以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5分)
(2)结合上述两则材料,请从收入影响消费的角度,说明国家如何挖掘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消费潜力? (12分)
Z市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并借鉴外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根据本地实际提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举措:一是整合演艺娱乐业,扩大政府文化资助和文化采购,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演艺娱乐市场;二是提升文化旅游休闲业,以“人龙舞”等富有特色民俗艺术为载体,推动旅游文艺活动发展;三是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推动出版发行等已转制文化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局面,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推进经济社会与文化协调发展。
(1)材料中“Z市提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举措”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什么特点?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有关知识,分析说明Z市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应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材料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当前,油价高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凸显,汽车消费者日趋理性,提倡环保消费和前瞻消费。这种新的消费观念催生出低油耗、低排放、一车多能的时尚新车型,并逐步引领汽车消费的新趋势。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材料二:加强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是中国经济创新驱动的内在要求。L公司是中国一著名空调企业,注重自主品牌建设提升国际竞争力是其多年来坚持追求的目标。该企业每年的研发经费达20亿元,其空调的变频控制器、DSP芯片等核心技术不断实现突破;企业已开发出400个系列、7000多个品种规格的产品。其品质超越了发达国家在节能环保、售后服务等方面严苛的技术要求;企业“对用户负责,才能对品牌负责”的营销理念,赢得了巨大的市场回报,自主品牌出口占其整体出口的30%,覆盖100多个国家;企业连续5年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展示企业形象,宣示与全球顶尖品牌一起,服务全球消费者。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L公司的做法对中国自主品牌的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