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僧一行在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日北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僧一行发现的实际上是(   )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下列地理现象与僧一行的发现有因果联系的是(   )

A.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 B.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C.北半球夏半年长于冬半年 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华东地区某水库对降水影响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造成库区中心年降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水域增温慢,大气上升运动减弱
B.常年受高气压控制,气流以下沉为主
C.准静止锋的影响时间缩短
D.地处背风坡,气流以下沉为主

水库南岸与北岸相比,年降水量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自水面吹来湿润气流的迎风坡
B.纬度低,蒸发强,空气湿度大
C.地处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D.南岸的海拔高于北岸,山势险峻

读甲、乙两地6月22日的太阳高度日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关系,说法准确的是()

A.位于同一经线圈,关于地心对称
B.位于同一经线,关于赤道对称
C.两地关于地球自转轴对称
D.两地关于太阳直射点对称

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重庆市的东北方向
B.乙地可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C.该日甲地日出东南,乙地日出东北
D.该日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差46°52′

读右面“安徽省年太阳辐射分布图”,图中甲地为安徽黄山市,黄山属花岗岩峰林景观,“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号称黄山四绝。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黄山四绝,说法正确的是()

A.黄山奇松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典型树种
B.形成怪石的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
C.雨过天晴或日出前后,黄山易观察到云海
D.黄山温泉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

据图可知,安徽省北部太阳辐射最丰富,其原因是()
①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大 ②地处淮北平原,海拔低
③降水比南部少,晴天较多 ④夏季白昼时间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年降水量和1月份平均温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分析,图中甲地的降水量不可能是()

A.450毫米 B.650毫米 C.690毫米 D.550毫米

乙处形成多雨中心的原因最可能是()

A.该地常年地处迎风坡,空气沿坡地上升冷却,多地形雨
B.6月份,准静止锋长期停留该地
C.7、8月份该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D.夏、秋季节该地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读某著名岛屿相关信息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该岛的地理特征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岛地势特点东部高西部低
B.该岛降水丰富,空间分布东多西少
C.该岛河流众多,航运价值高
D.该岛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据图分析该岛的城市分布特点是()
①沿海分布②沿河流下游分布
③沿交通线分布 ④主要分布在东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