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甲、乙两幅图,从3月21日到6月22日前后,此时期
A.地球运行在甲图公转轨道上的③段上 |
B.太阳光直射点移动在乙图的a段上 |
C.北极圈上出现极昼现象 |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根据图示信息完成下列问题。山顶A的海拔和陡崖C的相对高度组合正确的是
A.990米、301米 | B.950米、201米 |
C.850米、499米 | D.799米、501米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 |
B.若两山顶间建游览索道,其长度应不小于1100米 |
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 |
D.B地可见V型峡谷,C地可见三角洲 |
下图为某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图中M、N分别为EH、HF的中点,H日该地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读图完成下列问题。下列时段中,北京昼长夜短且昼越来越短的是
A.EM | B.MH | C.HN | D.NF |
据图可推知,该地
A.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 B.可能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 |
C.气候受东南信风的影响较大 | D.气候终年受赤道低压影响 |
下图为我国沿30°N线附近地区叶面积指数的空间变化。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面积总和占土地面积的倍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分界线S以西区域内叶面积指数偏低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A.降水稀少 | B.地表崎岖 | C.土壤贫瘠 | D.海拔较高 |
分界线S以东区域内叶面积指数的空间变化体现了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
C.垂直地带性 | D.非地带性 |
19世纪中叶,波士顿的制造业在重要性上超过了国际贸易,成为美国最大的制造业重心之一,其中特别以服装、皮革制品和机械工业著称。20世纪早期波士顿工业开始衰落,20世纪70年代波士顿的经济又恢复了繁荣。21世纪初,波士顿已经成为一个科技与文化中心。据此并读波士顿主要交通线路和部分工业园分布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国际贸易曾是波士顿的经济支柱,主要得益于
A.发达的农业 | B.发达的科技 |
C.宜人的气候 | D.优良的海港 |
进入20世纪波士顿经济衰落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因气候变暖,出口农产品锐减 |
B.环境污染加剧,工厂大量关闭 |
C.技术、设备落后,劳动力价格上涨 |
D.煤炭资源枯竭,能源价格大幅上涨 |
图中128公路沿线的工业园区的主体产业最可能是
A.食品加工业 | B.服装制造业 |
C.高科技产业 | D.汽车制造业 |
读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下图),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100米、200米、300米、400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图中的H地看不到G地 |
B.图中海拔高度G处为100米,H处为400米 |
C.该河段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雨水 |
D.该地典型植被为热带草原 |
图中城镇与H地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为
A.199<h<200 | B.289<h<290 |
C.299<h<300 | D.300<h<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