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Kx[Fey(C2O4)z]·nH2O可用于摄影和蓝色印刷。为确定其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没有氧气干扰下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Ⅰ.草酸根含量的测定
称取0.9820 g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和一定量水,加热至343~358 K,用0.2000
mol/LKMnO4溶液滴定,滴定过程中草酸根离子转变成CO2逸出反应容器,KMnO4转变成Mn2。达到滴定终点时,共消耗KMnO4溶液12.00 ml。
实验Ⅱ.铁含量的测定
将上述滴定过草酸根的保留液充分加热,使淡紫红色消失。冷却后,调节溶液pH并加入过量的KI固体,充分反应后调节pH至7左右,滴入几滴淀粉溶液做指示剂,用0.2500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共消耗Na2S2O3溶液8.00 ml。(已知:实验Ⅱ中涉及的部分离子方程式为:I2+2S2O32=2I+S4O62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在滴定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MnO4在酸性条件下,加热能分解为O2,同时生成Mn2。若实验Ⅱ中没有对实验Ⅰ的保留液进
行充分加热,则测定的Fe3的含量将会        (填“偏高”、“偏低” 或“不变”)。
(3)实验Ⅱ用淀粉溶液做指示剂,则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                 
(4)通过计算确定样品晶体的组成(写出计算过程)。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水的电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FeSO4•7H2O广泛用于医药和工业领域。
以下是FeSO4•7H2O的实验室制备流程图。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碳酸钠溶液能除去酯类油污,是因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反应Ⅰ需要加热数分钟,其原因是
(2)废铁屑中含氧化铁,无需在制备前除去,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回答)
(3)判断反应Ⅱ完成的现象是:
以下是测定某补血剂(FeSO4•7H2O)中铁元素含量的流程图。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4)、步骤Ⅲ需要100mL1mol/L的稀硫酸,用98.3%,ρ=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所用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及 。写出步骤Ⅳ的离子方程式:

(5)步骤Ⅴ一系列操作依次是:①过滤②洗涤③ ④冷却⑤称量⑥恒重操作。操作⑥的目的是
(6)假设实验无损耗,则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 g(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15分)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下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2)B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其作用是
(3)实验时在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在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________,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按下列步骤配制500mL 0.2mol·L-1 Na2SO4溶液,填空并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步骤
有关问题
①计算所需Na2SO4的质量
需要称量Na2SO4的质量为
②称量Na2SO4固体

③将Na2SO4加入100mL烧杯中,并加入适量水溶解

④将烧杯中溶液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
为了防止溶液溅出,应采取什么措施:

⑤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在进行此操作时当加水至刻度线1—2厘米处应如何操作:

⑥摇匀

(1)上述实验步骤中缺一会严重影响溶液浓度的重要步骤,请简述此操作步骤:

若不完善此步骤,所得溶液浓度(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2)配制Na2SO4溶液时,下列操作情况会使结果偏高的是
A.移液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B.溶解搅拌时有液体飞溅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瓶颈刻度线
D.定容后,倒置容量瓶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定容

为了除去KCl溶液中少量的MgCl2、MgSO4,可选用Ba(OH)2、HCl和K2CO3三种试剂,按如下步骤操作:

(1)写出上述试剂的化学式:A , B
(2) 上述操作Ⅰ所用玻璃仪器的名称是
操作Ⅱ的名称是
(3) 加过量A时发生有关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4)检验B是否过量的方法是

信息时代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对环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某“变废为宝”学生探究小组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含70%Cu、25%Al、4%Fe及少量Au、Pt等金属的混合物,并设计出如下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铝晶体的路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第①步Cu与混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到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 _____。
⑵ 第②步加H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H2O2的优点是_________;调溶液pH的目的是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沉淀。
⑶ 简述第③步由滤液2得到CuSO4·5H2O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⑷ 由滤渣2制取Al2(SO4)3·18H2O ,探究小组设计了三种方案:

上述三种方案中,_________________方案不可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原子利用率角度考虑,___________方案更合理。
⑸ 探究小组用滴定法测定CuSO4·5H2O (Mr=250)含量。取a g试样配成100 mL溶液,每次取20.00 mL,消除干扰离子后,用c mol·L1 EDTA(H2Y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均消耗EDTA溶液b mL。滴定反应如下:Cu2+ + H2Y2= CuY2 + 2H+
写出计算CuSO4·5H2O质量分数的表达式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列操作会导致CuSO4·5H2O含量的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
a.未干燥锥形瓶 b.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中产生气泡
c.未除净可与EDTA反应的干扰离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