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①; ②
,有机物A的水溶液显酸性,遇 FeCl3不显色,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结构。试根据下图中各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___。
(2)上述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__(填符号);
(3)上述变化中,属于缩聚反应的是_______;属于消除反应的是_______(均填反应编号);
(4)物质B用盐酸酸化可得到产物W,W的同分异构体中,既属于酚类,同时也属于酯类的化合物有____种,请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反应中的HCHO可以用甲烷和必要的无机原料制备,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
2A(g)+B(g)3C(g)+D(g)
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W mol·L-1。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用下列物质作为起始反应物时,经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与W的关系(用“>”“<”“=”表示)。
(1)加入1 mol A和1 mol B时,C的平衡浓度_________W mol·L-1。
(2)加入2mol A、1mol B、3mol C、1mol D时,C的平衡浓度_________W mol·L-1。
(3)加入3 mol C和1 mol D时,C的平衡浓度_________W mol·L-1。
(4)加入2 mol B、3 mol C、1 mol D时,C的平衡浓度_________W mol·L-1。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时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分子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通常用kJ/mol表示。请认真观察下图,然后回答问题:
(1)图中所示反应是_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的△H=____________(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
(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1/2O2(g)=H2O(g)△H=-241.8kJ·mol-1。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kJ·mol-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
(3)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Ⅱ)与实线(Ⅰ)相比,活化能大大降低,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多,反应速率明显加快,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
金属 质量/g |
金属状态 |
C(H2SO4) /mol・L-1 |
V(H2SO4) /mL |
溶液温度/℃ |
金属消失的时间/s |
|
反应前 |
反应后 |
||||||
1 |
0.10 |
丝 |
0.5 |
50 |
20 |
34 |
500 |
2 |
0.10 |
粉末 |
0.5 |
50 |
20 |
35 |
50 |
3 |
0.10 |
丝 |
0.7 |
50 |
20 |
36 |
250 |
4 |
0.10 |
丝 |
0.8 |
50 |
20 |
35 |
200 |
5 |
0.10 |
粉末 |
0.8 |
50 |
20 |
36 |
25 |
6 |
0.10 |
丝 |
1.0 |
50 |
20 |
35 |
125 |
7 |
0.10 |
丝 |
1.0 |
50 |
35 |
50 |
50 |
8 |
0.10 |
丝 |
1.1 |
50 |
20 |
34 |
100 |
9 |
0.10 |
丝 |
1.1 |
50 |
20 |
44 |
40 |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4和5表明: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反应速率越快,
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填实验序号);
(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填实验序号);
(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其实验序号是。
(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推测其原因: _________
已知Cu和HNO3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Cu + 4HNO3(浓)= Cu(NO3)2 + 2NO2↑+ 2H2O、3Cu + 8HNO3(稀)="3" Cu(NO3)2 + 2NO↑+ 4H2O
已知22.4g铜与140mL一定浓度的硝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试求:
(1)标准状况下NO和NO2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加入2mol/L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为沉淀,所需NaOH溶液的体积是多少?
右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上的标签,试根据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
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
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Cl-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
(3)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0.3 mol/L稀盐酸。
①该学生需要量取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②配制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填写代号)________。
A.烧杯 B.量筒 C.1000 mL容量瓶 D.托盘天平
E.药匙 F.500 mL容量瓶 G.胶头滴管 H.玻璃棒
③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浓盐酸的体积,慢慢沿杯壁注入盛有少量水(约30mL)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
④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会使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
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
B.溶液注入容量瓶前没有恢复到室温就进行定容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在配置前用已知浓度的稀盐酸润洗容量瓶
(4)若在标准状况下,将VLHCl气体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 g/mL,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 |
![]() |
||||
![]() |
|||||
(5)现将100mL0.5mol/L的盐酸200mL0.1mol/LCuCl2溶液混合,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