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图1、图2分别表示某种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模式图,图3表示该种动物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该种动物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细胞名称是 ,含有 条染色体单体;图2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 。
(2)图3中CD段形成的原因 ,发生的分裂方式及时期是 。
(3)图2细胞分裂时期对应图3的 段;基因的自由结合定律发生在图3的 段。
(4)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的 (填字母)。
(5)已知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若下图所示该种动物产生的卵细胞。请依据此图,绘出该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图像,并注明染色体上的基因。
有两种罕见的家族遗传病,致病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上。一种先天代谢病称为黑尿病(A,a),病人的尿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变黑。另一种因缺少珐琅质而牙齿为棕色(B,b)。现有一家族遗传图谱如下:
(1)棕色牙齿是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_____性基因决定的。
(2)写出3号个体可能的基因型:_____ ____ 。7号个体基因型可能有_________种。
(3)若10号个体和14号个体结婚,生育一个棕色牙齿的女儿概率是_________ 。
(4)假设某地区人群中每100正常人当中有1个黑尿病基因携带者。若10号个体与该地一表现正常的男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棕色牙齿并患有黑尿病的孩子的概率为__ _______。
下图为某高等雄性动物的精原细胞染色体和基因组成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A和a称为。
(2)图中①和②叫做。
(3)该细胞产生的配子有种,比例为。
(4)该生物测交,后代有种表现型,其中与该生物不同的类型有种,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
(5)该生物自交,后代有种基因型,种表现型。表现型比为。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比例为。
(6)该生物与aaBB个体交配,后代表现型有种,比例为。
为证明光照和重力两种因素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哪个影响更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索:
材料用具:品种、大小相同的泡胀玉米种子若干,空易拉罐四个,沙土,不透光的牛皮纸,剪刀等。
方法步骤:
(1)取四个空易拉罐,分别剪去顶盖,装入湿润沙土并分别标号(甲、乙、丙、丁);在每个易拉罐内植入三颗玉米种子,放在温度适宜的阴暗处培养,待苗长到2 cm左右时备用。
(2)将甲、乙、丙、丁均用不透光的牛皮纸包严(留出幼苗生长的足够空间),放在实验台上,甲、乙直立放置,在乙装置的一侧开直径1 cm左右的小口,在它们的侧面0.5 m处用100 W的白炽灯连续照射;丙、丁水平放置,在丙装置的正对地面处开直径1 cm左右的小口,在它们的下方0.5m处用100 W的白炽灯连续照射(装置如图所示);甲、乙、丙、丁的其他条件相同。
实验现象:两昼夜后,如图所示。甲直立生长;乙向光弯曲生长;丁向上弯曲生长;丙也向上弯曲生长,但与丁相比,弯曲度要小一些。
请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并得出结论:
(1)由甲、乙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________________特性,
(2)由甲、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________特性,
(3)由乙、丙、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
(4)如果实验开始后使整个实验装置失去重力,乙、丙、两个装置的幼苗生长方向将是:乙________,丙________。
将果蝇进行诱变处理后,其染色体上可发生隐性突变、隐性致死突变或没发生突变等情况,遗传学家想设计一个方案检测出上述三种情况。
Ⅰ.检测X染色体上的突变情况
实验时,将经诱变处理的雄果蝇与野生型纯合雌果蝇交配(B表示红眼基因),得F1,使F1做单对交配,分别饲养,看F2分离情况。
P ♀XBXB × ♂X-Y(待测果蝇)
↓
F1 X—XB × XBY 单对交配
↓
F2 XBXB X-XB XBY X—Y
♀ ♀ ♂ ♂
预期结果和结论:
(1)若F2中表现型比例为3∶1,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F2中表现型均为红眼,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F2中表现型为♀∶♂=2∶1,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检测常染色体上的突变情况
果蝇中有一种翻翅平衡致死系,“翻翅平衡致死系”个体的体细胞中一条2号染色体上有一显性基因Cy(翻翅),这是纯合致死的;另一条2号染色体上有另一显性基因S(星状眼),也是纯合致死的。
(1)“翻翅平衡致死系”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其遗传图解如图所示,请补充完善图解:
P Cy ++ S × Cy ++ S
翻翅星状眼 翻翅星状眼
↓
(2)由上述遗传图解,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位于同源区段上),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控制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性状的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如右图所示)。
果蝇的性别常常需要通过眼色来识别。
(1)若只考虑刚毛和截毛这对性状的遗传,果蝇种群中雄果蝇的基因型除了XBYB(如图所示)和XBYb外,还有____________。
(2)种群中有各种性状的雄果蝇,现有一只红眼刚毛雄果蝇(XR-Y-),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它的基因型,应选择表现型为________雌果蝇与该果蝇交配,然后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
①如果子代果蝇均为刚毛,则该雄果蝇基因型为XRBYB;
②如果子代红眼果蝇为刚毛,白眼果蝇为截毛,则该雄果蝇基因型为________。
③如果子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雄果蝇基因型为XRbYB。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