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阐明了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
②形成了中央机构间的监督制约机制
③实行三省六部制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④皇权置于相权的制约之下,形成了集体决策的局面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徐志摩在一首诗中写道:“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枝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的交通工具应该是()
A.公共汽车 | B.飞机 | C.火车 | D.轮船 |
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我国()
A.全面实行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政策 |
B.废弃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 |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
D.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
下图是“1970-1993年美国、日本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中日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步扩大 |
B.中国崛起导致美国经济急剧衰退 |
C.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
D.社会福利开支增多使日本经济出现负增长 |
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常率的变化。其中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 )
A B C D
“……(清政府)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运动的目的就是弄那么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关于文中的“运动”,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 B.对封建教育进行了冲击 |
C.创办的企业都是资本主义性质 | D.中国的国防观念发生了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