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 A.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 B.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
| C.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 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
掌握着当时的世界商业霸权,成为“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被称作“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 A.西班牙 | B.葡萄牙 | C.荷兰 | D.英国 |
新航路开辟后,促使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是由
| A.陆路——海路 | B.地中海区域——大西洋沿岸 |
| C.波罗的海——大西洋沿岸 | D.大西洋沿岸——地中海区域 |
“他相信当时已日益流行的地圆学说,只要从欧洲海岸一直向西航行,就可以到达印度。1492年8月3日拂晓,3艘帆船从西班牙南端的巴罗士港起航,向西驶去。”这次航行的结果是
| A.完成了环球航行 | B.到达了印度半岛 | C.发现了“新大陆” | D.抵达南非好望角 |
历史学家巴若斯在描写一位葡萄牙航海家的航海发现时写道:“船员们惊异地凝望着这个隐藏了多少世纪的壮美的岬角。他们不仅发现了一个突兀的海角,而且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下列有关此次航海叙述正确的是
| A.这位航海家是迪亚士 | B.此次航海路线是向东横渡太平洋 |
| C.此次航海抵达了印度 | D.此次航海促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
清朝时期,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出口商品仅占市场商品总量的3%左右。这说明,当时这一政策的实质是
|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 B.严令禁绝对外贸易 |
| C.扩大对外贸易 | D.支持海外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