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8年6月22日会见埃塞俄比亚总统门格斯图时,邓小平指出:“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什么叫社会主义,没有搞清楚,什么叫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搞清楚。现在,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从经验教训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什么叫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给出正确回答是在下列哪一事件中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切向前看》的讲话 |
|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 C.1992年南方谈话 |
| D.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
二战后美国的身影随处可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组织的成立和关贸总协定的签订,最能说明()
| A.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确立 |
|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
| C.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
| D.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
下面是俄国(苏联)1913-1926年工业生产情况表。以下有关这一时期工业发展的结论,符合表中信息的是()
| A.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经济稳定增长 |
| B.建立在对农业的掠夺基础之上 |
| C.为以后苏联经济结构失衡埋下祸根 |
| D.关注到了有关国计民生产业的发展 |
18至19世纪,欧美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化等修辞手法宣传其主张,如“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的朋友”等等,“他们谋求一种隐喻以把好的纯朴的自然状态与(假设的)邪恶的人类行动和科学工业世界的败落及世界观相对比。”这些作品主要表达()
| A.对科学发展的期盼 | B.对理性社会的追求 |
| C.对自然风光的向往 | 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
《新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而不是更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人类社会的文明演进还很短暂 |
| B.工业时代时间短暂却成就辉煌 |
| C.农耕时代创造了更多的文明成果 |
| D.社会生产力水平已达到巅峰状态 |
1621年,英国下议院的一个委员会来觐见国王詹姆士一世时,他无奈地对侍从吩咐道:“你们摆好十二把交椅吧,我要接待十二位国王!”这反映了此时的英国()
| A.君主立宪制已经建立 | B.议会对国王形成了制约 |
|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完全激化 | D.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