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其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其产业链的产品具有轻、薄、短、小的特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世界太阳能光伏发电现状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发电量发达国家远超发展中国家是因为区域内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 |
| B.近年来太阳能光伏发电增长迅速是因为太阳能发电成本较矿物能低 |
| C.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有效减轻碳排放的减排压力 |
| D.发达国家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以根本上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 |
根据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的特点,目前,我国下列省区中最适宜布局太阳能光伏设备产业基地的是
| A.青海 | B.江苏 | C.新疆 | D.贵州 |
图7为我国二条东北—西南走向山脉,读图回答22~23题。
山脉①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
| A.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 B.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 |
| C.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 D.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
山脉②东西两侧地形区的主要地理事物分布的说正确的是()
| A.闽江水系,长江水系 | B.种植业,畜牧业 | C.落叶林,针叶林 | D.冬小麦,谷子 |
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自然植被由下往上是河谷灌丛带、高山森林带、高山草原带、高山寒漠带。季节性转山放牧的牧民人口日增,而所产的山羊毛质量上乘,近年颇受市场欢迎。少数藏民在缓坡地栽种旱作,以补充其所需要的部分粮食。据此回答20~21题。当地已出现高山森林带上限下移、下限上移的退缩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变暖变干②工矿业开发规模扩大③放牧地和耕作地面积扩展
④栽培花卉和药材⑤燃料需求
| A.①③ | B.③⑤ | C.②⑤ | D.①④ |
藏民所栽种的旱作以玉米、小麦、大麦、马铃薯(土豆)等为主,其中以马铃薯(土豆)的栽培高度上限最高,主要原因是马铃薯(土豆)()
| A.可以在霜冻期栽种 | B.适合在冻土中培育 | C.生长期最短 | D.适宜碱性土壤 |
读图6“某地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回答17~19题。
造成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 B.太阳辐射、地形 |
| C.大气环流、下垫面 | D.洋流、地形 |
图中M、N两点的实地距离约为()
| A.700km | B.550km | C.1100km | D.850km |
a岛上等温线的值最有可能为()
| A.0℃ | B.-5℃ | C.2℃ | D.-8℃ |
读图5“世界某区域轮廓图”,图中虚线MN为晨昏线,此时乙岛东北部降水量大于西南部。完成14~16题。
此时,图中A港的昼长约为()
| A.12 时20分 | B.12 时 |
C.11时20分 | D.11时 |
甲地区商品率较高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稻种植业 | B.大牧场放牧业 | C.种植园农业 | D.商品谷物农业 |
下列关于该区域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南部海域处于繁忙的海运线上 | B.该区域人口密度较小 |
| C.印度教、佛教的发源地 | D.甲地分布有黑色人种 |
读图4“世界某气候类型局部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11~13题。
该气候区代表性农作物具有的特点是()
| A.喜高温多雨 | B.喜阴冷潮湿 | C.耐高温干旱 | D.耐低温干旱 |
与甲地区相比,造成乙地区该种气候类型分布较狭窄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 B.洋流 | C.海陆轮廓 | D.地形 |
该气候类型在乙地分布区域南端的纬度较丙地高,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拔高低 | B.山脉阻挡 | C.海陆分布 | D.大气环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