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官方统计的官民信息,足以说明
| 时期 |
西汉 |
唐高宗时 |
元成宗时 |
清康熙时 |
| 全国人口(丁) |
5959万 |
5238万 |
5816万 |
2459万 |
| 官员 |
7500人 |
13465人 |
22500人 |
27000人 |
| 官民之比 |
1∶7945 |
1∶3927 |
1∶2613 |
1∶911 |
A.古代中国实行专制集权制度 B.古代官民数量增长成正比
C.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D.国家行政成本越来越高昂
《左传·桓公二年》云:“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与材料中政治制度相关的人生理念是()
| A.“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 |
|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 C.“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 D.“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 |
“在这样的时代……(国)王只是诸多政治实体的共主,或者说是联盟领袖。”这一政治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实行了宗法制度 | B.采取了分封制度 |
| C.实行了郡县制 | D.推行了郡国并存制 |
下图是汉代画像石《周公辅佐成王图》。几位同学就这幅画像石的历史内涵进行了推测,其中与历史实际基本吻合的是()
| A.图中诸侯四方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
| B.图中成王地位至尊,说明周王已经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
| C.图中周王厉行分封,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得到严格履行 |
| D.图中周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德成为政治权力之间的主要纽带 |
周朝规定同姓不婚。贵族们力图通过婚姻关系的血缘纽带,与异姓贵族建立宗法伦理关系。这样做,从政治角度看( )
| A.有利于监督周王的权力 | B.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
| C.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础 | D.维护了嫡长子继承制 |
有学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目的在于重新分配欧洲的权力,而1939——1945年的大战却是意识形态之战”。这里的“意识形态之战”是指()
| A.独裁与民主主义 |
| B.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 |
| C.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 |
| D.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