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所示,小滑块在较长的固定斜面顶端,以初速度υ0=2m/s、加速度a=2m/s2沿斜面加速向下滑行,在到达斜面底端前1s内,滑块所滑过的距离为L,其中L为斜面长.求:滑块在斜面上滑行的时间t和斜面的长度L.

科目 物理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下面表格中记录的是物体作直线运动中测得的位移x和对应时刻t的数据。

某同学将上表中时刻与位移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位移成倍增加但所用时间不是成倍增加,即xt不是正比关系,于是他猜想xt2可能是正比关系。为验证他猜想的正确性,请在坐标纸上作出xt2图线;如果他的猜想正确,请由图线求出xt2间的关系式,并写在横线上: (斜率取2位有效数字)。

某探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光滑斜面上物体下有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及斜面倾角是否有关,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A表面光滑的长木板(长度为L),B小车,C质量为m的钩码若干个,D方木块(备用于垫木板),E米尺,F电子秒表。
(1)实验过程:
第一步,在保持斜面倾角不变时,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中,通过向小车放入钩码来改变物体质量,只要测出小车由斜面顶端滑至底端所用时间t,则可以得到a=__________。
在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数据如下表所示:

组别
1
2
3
4
5
6
质量(kg)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时间(t)
0.64
0.62
0.63
0.65
0.63
0.64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发现在实验误差范围内质量改变之后平均下滑时间______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经过分析得出加速度与质量__________。
第二步,在物体质量不变时,探究加速度与倾角的关系。
实验中通过改变方木块垫放位置来调整长木板的倾角,由于没有量角器,因此通过测量出木板顶端到水平面高度h,求出倾角a的正弦值sinah/L。某同学记录了高度和加速度的对应值,并在坐标纸上建立适当的坐标轴后描点如图6所示,请根据他所作的图线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m/s2。进一步分析可知,光滑斜面上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与倾角的关系为__________。

(2)该实验小组所采用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

如图5(甲)所示为一拉力传感器,某实验小组在用拉力传感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的实验中,获得了如图5(乙)所示的图线,实验中要用到______个拉力传感器。根据这个图线,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如果实验时保持一只手不动,另一只手拉动,与两只手同时对拉得到的结论有没有变化?(填“有”或“没有”);两只手边拉边向右运动,与两只手静止时对拉得到的结论有没有变化?(填“有”或“没有”)

如图(甲)是某同学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将光电门固定在水平轨道上的B点,用不同重物通过细线拉同一小车,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测得=50cm,遮光条的宽度d=1.14cm。(计算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某次实验时,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2.0×10—2s,则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m/s;

(2)本次实验中小车运动的加速度=m/s2
(3)实验中,该同学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F
等于重物重力的大小,改变重物的重量测
出多组重物的重量和对应遮光条通过光电
门的时间,计算出小车相应运动的加速度
通过描点作出图象(乙),分析图线的AB
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图象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

(4)小车的质量=kg;
(5)此图线的BC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小车与轨道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重物的总重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定激光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激光器发出一束直径很小的红色激光进入一个一端装有相距0.2mm的双缝的遮光筒,另一端距双缝700mm处装有感光片,测量时,感光片的位置上出现一排等距的亮线。

(1)已知测量头主尺的最小刻度是毫米,副尺上有50分度。某同学调整手轮后,从测量头的目镜看感光片,第一次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A条纹中心时(如图2(a)所示),游标尺上的读数mm;接着再转动手轮,当分划板中心刻度线对齐B条纹中心线时(如图2(b)所示),游标卡尺的读数如图2(c)所示。此时图2(c)中游标尺的读数=mm;
(2)利用上述测量结果,经计算可得两个相邻亮条纹间的距离△=mm;这种色光的波长=m。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