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探究实验展示了化学的无穷魅力。以下是某兴趣小组的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小亮想探究分子的运动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假设猜想:①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运动速率越快;②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查阅资料:已知浓氨水能挥发出氨气,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二者接触反应会产生白烟(即氯化铵固体)。
设计实验:如图所示,在玻璃管两端分别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团。

实验现象:C处产生的白烟较多。
解释与结论:(1)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氯化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由此可知,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的速率越      (填“快”或“慢”)。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拓展探究:完成上述实验后,小静还想研究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的关系。他将等量的品红分别滴入到等量的热水和冷水中,其实验现象如下所示.

实验过程
冷水
热水
开始
红色扩散较慢
红色扩散较快
长久放置
最终均成为红色、均匀、透明的液体

 
依据此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无标签试剂瓶中的一种黑色不溶于水的固体可能是硫化铜或者是硫化亚铜。查资料可知:硫化铜( C u S )和硫化亚铜( C u 2 S )在空气中灼烧分别发生下列化学反应:
2 C u S + 3 O 2 = 灼烧 2 C u O + 2 S O 2 C u 2 S + O 2 = 灼烧 C u O + S O 2 (没配平)
(1)请写出配平后的 C u 2 S 在空气中灼烧的化学方程式。如要确定灼烧的 C u 2 S 是否完全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2)根据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固体物质的质量变化,某同学仅用天平、酒精灯、坩埚、三角架等常用仪器(无其它试剂),通过三个实验步骤鉴别出某黑色固体是硫化铜还是硫化亚铜。他的实验步骤一:用天平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待测黑色固体。请写出后两个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二:

实验步骤三:

已知某碱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一定时,该碱溶液的浓度越大,其碱性越强。
(1)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升高(溶质不变),可采取的方法是
(2)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降低,在下列试剂中,哪些可选择加入?

A. C O 2 B. C a C O 3 C. F e O H 3 D. C u S O 4

小明在生活中观察到:点燃的小木棒燃烧端朝上,往往没燃尽就熄灭,而燃烧端朝下,往往不易熄灭。从燃烧的条件来看,你认为燃烧端朝上的小木棒,没燃尽就熄灭的最主要原因是,若将小木棒事先涂油,燃烧端朝上也不易熄灭,请说明原因

对比、分析、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已知 H 2 C O C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还原剂,请分析下列反应:
H 2 + C u O = C u + H 2 O 3 C O + F e 2 O 3 = 高温 2 F e + 3 C O 2 C + O 2 = 点燃 C O 2

得出的结论是:物质(如 H 2 C O C )作还原剂时,所含元素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后(选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2)依据上述结论,则在反应 S O 2 2 H 2 S 3 S 2 H 2 O 中作为还原剂的物质是;该还原剂中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由价变为价。

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仪器和装置,请认真观察后回答有关问题。

(1) B 装置中仪器 X 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可选择的装置是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同时检验二氧化碳。请按照气流从左到右方向,用仪器接口字母表示连接顺序;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