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甲、乙为植物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甲、乙分别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
B.甲膜中的色素分子可用无水乙醇提取 |
C.乙中的[H]来自葡萄糖在线粒体中的分解 |
D.甲、乙上生化反应由各自不同的酶催化 |
若亲代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一个正常碱基变成了5-溴尿嘧啶(BU)。诱变后的DNA分子连续进行2次复制,得到4个子代DNA分子如下图所示,则BU替换的碱基可能是
A.腺嘌呤 | B.胸腺嘧啶 |
C.胞嘧啶 | D.鸟嘌呤 |
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三种传统发酵食品的共同点是
A.菌种均可来自于自然环境 |
B.将原料灭菌后再发酵 |
C.保证在无氧环境下发酵 |
D.适宜的温度都是相同的 |
下列关于蓝藻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具有选择透过性 |
B.仅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能够合成蛋白质 |
C.含有光合作用的酶和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
D.拟核有核膜而无核仁,可以进行有丝分裂 |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一定都含有肽键的是
A.载体和激素 | B.抗体和酶 |
C.载体和抗体 | D.维生素和激素 |
在某森林的固定位置和固定时间,用固定数量鸟网捕捉的方法,统计大山雀种群数量。连续10年内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曲线(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2—6年间大山雀种群的年龄组成都为衰退型 |
B.第4年的大山雀种群数量比开始时大 |
C.10年内,第6年的种群数量最小 |
D.第6-10年大山雀数量一直保持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