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第六十四届联合国大会上表示,中国将继续参与和推动地区货币金融合作,维护地区金融和经济形势稳定,促进地区金融合作和贸易发展。
材料二: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开始研制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地区,硕大的蘑菇云腾空升起,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材料三: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9月24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并发表了题为《共同缔造普遍安全的世界》的重要讲话。明确承诺中国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不参加任何形式的核军备竞赛,将继续把自身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将继续为推进国际核裁军进程作出努力。
问题一:以上材料与当今世界的哪两大主题相关?
问题二:联合国成立于哪一年?今年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多少周年?
问题三:根据材料二我国研制核武器的目的是什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有什么意义?
问题四:召开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的原因和意义何在?
问题五:结合两则材料,运用课本知识分析中国应如何才能承担起大国的责任?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现代史综合题 历史小论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外交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请结合中国近现代外交发展历程年代尺提示的图文信息,回答问题。

(1)写出与"近代开端"、"严重危害"、"外交失败"相对应的条约名称。
(2)"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写出1971年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胜利"的史实。
(4)写出1997年"洗雪国耻"和21世纪外交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史实各一例。
(5)回顾中国近现代外交的发展历程,你有什么感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中国历史上遭到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在民族危机空前加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
材料二: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村庄……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
--斯大林
(1)材料一 "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指什么?写出一例抗日战争期间的战役。
(2)写出材料二"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所进行的一例战役。"共同敌人"指什么?写出两例"保持团结""打败共同敌人"的相关史实。
(3)上述材料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皇诏书规定: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材料二:"法令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材料三:"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
材料四:"农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1)材料一反映的是古代日本的哪一次改革?使近代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改革对俄国历史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写出一例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成功探索。
(3)材料三反映的是美国历史上的哪一次改革?
(4)材料四的内容体现了中国新时期党和政府在农村实行的哪一经济政策?
(5)结合材料写出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一百年来,在经历了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斗争的过程中,终于迎来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1)写出19世纪列强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以及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史实各两例。
(2)取得"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写出你的感悟。

歌曲中感悟历史
歌词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歌词二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山。……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祖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阵阵风帆。
——《春天的故事》
(1)歌词一中所提到的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人分别是谁?他们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是什么?(2)
(3)歌词二中“有一位老人在祖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最典型的是哪座城市?
(4)青少年应承担起怎样的历史使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