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拔动人们的心(   )。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她似千年的佳酿,蕴藏醉人的芳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háng(   )徉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遂。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     )   (     )
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潜移默化”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孜孜求索”中,“孜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请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一句话,构成一组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成语 省略句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综合性学习
“爱”是用心去帮助,是尊重,是理解。学生会决定利用假期完成一份“中华情,两岸心——海峡两岸爱心行动调查及反思”的报告。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微薄力量,博大爱心】
由网友安猪发起的“多背一公斤公益旅游项目”引起大家的关注。该项目倡导旅游者在
出行前准备少量的书籍和文具,带给沿途贫困学校的孩子,并与他们交流。同学们准备
在厦门建立该项目的活动网络,你希望选择下列哪一幅图作为宣传图标?说说你选择的
理由。

A B
(“org”是非盈利组织的网站名)(图中文字为:www.1kg.cn;多背一公斤公益旅游项目)
【同根同源,草根慈善】
小方在整理材料时被下列人物的善行深深感动,想写一篇标题为“同根同源,草根慈善”
的报道。请你根据标题及两则材料的共同点,帮助他筛选出撰写这则报道的关键信息。
(至少写三个)
材料一:新中国百位感动中国人物——天津老人白方礼,他连续十多年靠自己登三轮车
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直到他92岁病逝,他用破旧的三轮车踏出了中
国人的善良与无私,他用瘦弱的脊梁挑起了莘莘学子的希望。
材料二:美国《时代》周刊2010年度最具影响力的百大人物——台湾卖菜老妇陈树菊,她持续数十年,以自己的微博收入向各类机构捐献了近32万美元的善款。她认为:“慈善只是舍得与不舍得而已”,“钱要给最需要的人才是最有用的”。
【平等交流,心灵提升】
有人说献爱心就是捐款捐物,而在调查中同学们发现有更多的人关注特殊人权的尊严及自我提升。结合下列一个或若干个材料,简要谈谈你对“爱与尊重”的理解。
材料一:2011感动中国人物——张平宜,她放弃优越的生活飞越海峡,十多年来坚持帮
助被遗忘的麻风村的人们。为了一个底层群体的生活和尊严,为了打破这个群体的宿命,
她勇敢地去挑战去行动。她对人性的关怀和尊重,已到了捍卫的程度。
材料二:2012年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全国自闭症家庭关怀行动试点工作在厦门
启动,以“遥远星球的呼唤”为主题,4月在厦门展开“关爱自闭症儿童活动月”系列活
动。让全社会的人都能来关注、尊重和理解这个特殊的群体。
材料三:2012年5月31日,温家宝总理到湖南山区看望当地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当工作人员给8岁的龙英俊递上一个粉红色书包时,他表示:“我是男生,不要这个颜色”。温总理说道:“哦,忘了你是个男子汉!”并赶紧让人换了一个蓝色书包。

根据对话情境,回答问题
“亲,祝贺你哦!你被我们学校录取了哦!南理工,不错的哦!亲,录取通知书明天‘发货’哦!……”这是2011年7月16日由南京理工大学发出的第一条录取短信,这种“淘宝体”录取短信一时之间引起社会热议:
甲:的确别出心裁,收到如此有趣的录取短信,哪个考生不高兴?我想公众看了这样的短信,也会会心一笑:原来大学录取短信也可以这样来发!
乙:我可不这么看。大学录取通知可是一种正式通知,不能为了迎合大众而丧失自身原则。这种方式有自我造势、哗众取宠之嫌。搞不好,学生还以为是诈骗短信呢!
丙:其实,录取短信只是一种形式。最关键的是,学校应该在学术和学生的真正需求上下功夫,有实力才真正有魅力嘛。
丁:……
甲、乙、丙争论的焦点是:()
A.怎样使用“淘宝体”更好。
B.哪一种录取短信更能吸引大众。
C.怎样看待“淘宝体”录取短信。
下列说法与甲的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A.甲喜欢这种有趣的“淘宝体”大学录取短信。
B.甲希望所有的大学都使用这种“淘宝体”录取短信。
C.甲认为大众也能够接受这种新颖的录取短信。
假如你是丁,你会发表怎样的看法?请将你的理由说清楚。

从小到大,你一定吃过很多家乡小吃。挑一种你最喜欢的小吃,为它设计一个广告语,让更多的人认识它,品尝它。(30字以上)

仿写句子,内容自定。
例:太阳无语,却放射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巍峨;大地无语,却展示广博。

自古有言“百善孝为先”。结合下面材料,用一句话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中“孝”
的基本内涵。
材料一:闵损,春秋时鲁国人。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她给自己生的两个孩子穿棉衣,却给闵损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闵损牵车时因冷打颤,将绳子掉落,被父亲鞭打,芦花从破衣缝飞出,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要休逐后妻。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材料二:岳飞,南宋抗金名将。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投军。临行前,姚太夫人将“精忠报国”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母亲的鼓舞激励着岳飞,其戎马生涯中,他亲自参与指挥了一百二十六仗,未尝一败,为保卫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三:孟佩杰,女,汉族,20岁,山西师范大学学生。5岁时父亲去世,不久母亲重病后也去世了。5岁的孟佩杰由养母刘芳英领养照顾。三年后,养母刘芳英因病瘫痪,不久,养父不堪生活压力离家出走,此后杳无音讯。8岁的孟佩杰开始为生计而操劳,承担起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2009年,不放心养母的她决定“带着母亲上大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