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每空1分,共5分)下图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内外电位变化为:膜内______________。
(2)图2中的1表示________________,1中物质的释放使突触后膜_____________。
(3)假如图3中的Y来自图1中的A,图3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接受一个刺激后,导致效应器产生反应,则Y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___作用。                                                                                                                                                                                                                                                                                                                                                                 (4)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指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________的控制。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PCR技术可扩增DNA分子,电泳技术是将待测样品放在光滑的凝胶薄膜上,并加上直流电场,可利用分子带电荷不同分离和分析氨基酸和多核苷酸片段等有机物。这两项技术综合应用于现代刑侦,可以获得最可靠的证据。如图是一次寻找嫌犯的测试结果:图申是把遗迹中含有21个氨基酸的多肽进行水解,将氨基酸混合物进行电泳的结果;图乙是通过提取罪犯B遗迹DNA和四位嫌犯的DNA进行扩增,并采用特定限制酶处理后进行电泳所得到的一组DNA指纹图谱。
(1)在同一电场下,由于蛋白质或DNA的以及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迁移方向或速度,从而实现样品的分离。
(2)在电泳过程中,带电分子会向着的电极移动。
(3)由图甲得知,多肽由种氨基酸组成;由图乙可知B最可能的对象是
(4)在腐乳制作中防止杂菌感染的措施有

现有甲、乙两种可能有一定毒性的化学物质,实验室研究人员欲通过动物细胞培养的方法来鉴定它们是否有毒性并比较二者毒性的高低。请你以一个研究人员的身份参与此项研究,完成下列有关试验:
试验原理:有毒物质会使动物细胞发生染色体变异,根据这种变异细胞占全部培养细胞的百分数(一下称Q值),可判断该化学物质的毒性的高低。
材料用具:活的小白鼠胚胎、胰蛋白酶液、动物细胞培养液、动物细胞固定液、适宜浓度的龙胆紫溶液、适宜浓度的化学物质甲溶液、适宜浓度的化学物质乙溶液、蒸馏水、滴管、培养皿、剪刀、锥形瓶、恒温箱、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小白鼠正常有丝分裂各时期的高倍显微镜照片。
试验步骤:
(1)制备细胞悬浮液:
把活的小白鼠胚胎放在培养皿中剪碎,转入锥形瓶中,加入液处理,使胚胎组织离散成单个细胞,再加入动物细胞培养液,制成细胞悬浮液。
(2)进行细胞培养,观察甲、乙两种物质的毒性有无及高低:
①取3个洁净的培养瓶,编号A、B、C,然后依次加入
②向A、B两个培养瓶中分别加入等量的适宜浓度的甲、乙溶液,C瓶中加入,振荡、摇匀。
③把3个培养瓶放在37度(或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培养。
(3)制作临时装片:
①当细胞增殖到大约8代左右时,同时从恒温箱中取出3个培养瓶,再一次用液处理,然后加入动物细胞固定液,迅速杀死细胞并固定细胞分裂相。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别从各培养瓶底部吸取适量的细胞悬浮液,滴在与培养瓶有相同编号的载玻片的中央,加2滴进行染色,3—5min后,盖上盖玻片。
(4)镜检和统计:
把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先用低倍镜观察,然后再用高倍镜,寻找处于有丝分裂
期的细胞,并与小白鼠正常细胞有丝分裂同一时期高倍显微照片进行对比,统计并计算该期变异的细胞占该细胞总数的百分数并做好记录(Q值)。
结果分析与结论:
(1)在试验中,C培养瓶起作用。
(2)经研究人员试验得知,A、B、C三个培养瓶的Q值依次为:QA=1.3%,QB=12.5%.
QC=0.01%,由此可得出该试验的结论是

酶解法制备原生质体的原理是利用酶溶液对细胞壁成分的降解作用。蜗牛酶液从蜗牛(以植物为食)消化腺中提取;果胶酶、纤维素酶从微生物中提取。为了研究不同酶液的酶解效果,某实验小组取无菌烟草幼叶,切成相同大小的小片,等量放入6支试管中,试剂用量和实验结果列于下表。请回答有关问题。

试管编号
项目
I



V

蒸馏水(mL)
2
O
1
1
1
1
缓冲液(mL)
0
2
1
0.5
0.5
0.5
果胶酶液(mL)
O
0
O
0.5
O
0
蜗牛酶液(mL)
O
0
O
O
0.5
0
纤维素酶液(mL)
0
O
0
O
0
0.5
实验结果(绿色深浅程度)



+++
++++
++

(注:“+”越多表示绿色越深,“一”表示颜色无显著变化)
(1)实验过程中,需要轻摇试管,其目的是,使原生质体从叶小片中游离出来,以便观察悬浮液绿色的深浅。
(2)从绿色的深浅可推测:蜗牛酶液酶解效果最好,原因是蜗牛酶液含有等多种酶。该实验中的空白对照组是,其设置意义是
(3)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因变量是。用网筛过滤原生质体到离心管内,离心后收集沉淀物,并用洗涤。
(4)原生质体是否符合要求还需进行检验,其检验的方法是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而农业上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培育新的优良品种。下列图表分别表示几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依图、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育种方式Ⅰ中F2矮杆抗病的基因型是,F2表现型中需淘汰的类型占总数的比例是,选育过程中可采用方法鉴定出其中的抗病品种
(2)育种方式Ⅱ用物理因素等对青霉菌进行处理时,如果引起基因非编码区序列的改变,可导致不能与其结合,这样将影响基因的表达。
(3)育种方式Ⅲ获得单倍体幼苗是应用细胞工程中的技术,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
(4)B中所示的技术名称是
(5)据你所知,要利用纯合的高杆抗病和矮杆抗病的小麦品种,在短时间内培养出符合生产要求的新类型应采用的最佳方法是

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代谢引起的疾病。白化病患者皮肤缺乏黑色素;苯丙酮尿症患者体内的苯丙酮酸大量从尿液中排出。下面甲图表示苯丙氨酸在人体的代谢,乙图为某家系苯丙酮尿症的遗传图谱,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甲图

乙图
(1)分析甲图可以得知,在基因水平上,白化病患者是由于基因________发生突变所致,苯丙酮尿症是由于基因________发生突变所致。
(2)通过A过程产生的苯丙氨酸进入内环境至少穿过________层生物膜,
(3)分析图甲可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Ⅱ5、Ⅱ8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
(5)图乙中Ⅲ10是患病女孩的几率是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