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中常常需要设置对照,以下对照设置正确的是( )
| A.研究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 |
| 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只需设置0℃和100℃即可 |
| C.探究Ca2+的吸收是否为主动运输,使细胞外Ca2+浓度大于或小于细胞内液体浓度 |
| D.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把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二部分 |
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右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如图所示的某条多肽链中有3个甘氨酸(位于第8、20、23位)参与其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多肽至少含有N原子和O原子各30个 |
| B.形成此多肽时参与脱水缩合的氨基酸相对分子总量减少了540 |
| C.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除去一条该多肽上3个甘氨酸,形成的产物中有3条多肽 |
| D.若组成此多肽的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都不变,则它只能构成一种蛋白质分子 |
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
|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
| C.细胞质基质中的H+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耗能量 |
|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 |
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 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脸:
| 组别 |
处理方式 |
检测结果 |
| 实验组 |
用肺癌细胞抗原处理M细胞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
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 |
| 对照组 |
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
淋巴细胞均不能杀伤肺癌细胞 |
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证明M 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
B.经M 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
C.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效应T细胞杀伤力的淋巴因子
D.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指示剂变红则培养基中肯定有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 |
| B.在菊花组织培养中,MS培养基中可以不加入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 |
| C.在果酒的制作中,榨出的葡萄汁需经过高压蒸汽灭菌后才能密闭发酵 |
| D.煮沸杀菌是生活中常用到的灭菌方法,常用于培养皿、牛奶等的灭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