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两个半径均为R的1/4光滑圆弧对接于O点,有物体从上面圆弧的某点C以上任意位置由静止下滑(C点未标出),都能从O点平抛出去,则(   )

A.∠CO1O=60°
B.∠CO1O=45°
C.落地点距O2最远为2R
D.落地点距O2最近为R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平抛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相等的部分,一个物体由A点静止释放,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度vB: vC:vD::vE=1:21/2:31/2:2
B.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tB: tC:tD::tE=1:21/2:31/2:2
C.物体从A到E的平均速度v=vB
D.经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均相同

在物理实验中,把一些微小量的变化进行放大,是常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运用此思想方法的是

关于结合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B.原子核越大,它的结合能越高
C.原子核是核子结合在一起的,要把它们分开,需要能量,这就是原子的结合能
D.中等大小的核比结合能最小

某汽车在启用ABS刹车系统和不启用该刹车系统紧急刹车时,其车速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分别如下图中的①、②图线所示.由图可知,启用ABS后

A.t1时刻车速更小 B.0~t1的时间内加速度更小
C.加速度总比不启用ABS时大 D.刹车后前行的距离比不启用ABS更短

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这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速度
(m/s)
思考距离/m
制动距离/m
正常
酒后
正常
酒后
15
7.5
15.0
22.5
30.0
20
10.0
20.0
36.7
46.7
25
12.5
25.0
54.2
66.7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驾驶员正常情况下反应时间为0.5s
B.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s
C.驾驶员采取制动措施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3.75m/s2
D.若汽车以25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60m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