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①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②。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③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④,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孟子·离娄下》)
注释:①弥:更加、越发 ②卓尔:高大、超群的样子 ③积累 ④同“源”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的学问与道德是高不可攀的,它使人欲罢不能。 |
B.在老师的诱导下,我努力地学习,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
C.君子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去深造,经过自己的探求获得知识。 |
D.牢固掌握知识,有了深厚的积蓄,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 |
请简要分析这两段选文中,孔孟所谈论的共同话题是什么,他们的观点又有什么不同。(3分)
文学文化常识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_________、《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2)中国戏剧家_________的《雷雨》、《日出》、《原野》被称为“生命三部曲”。
(3)就编写体例而言,《左传》为_________体史书,《战国策》为_________体史书。
(4)司马迁的《史记》和_________的《汉书》为_________体史书。《史记》为通史,《汉书》为断代史。
文学文化常识填空与判断。(每空1分,共6分)《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的_______,此书是一部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以_______为代表的“荷花淀派”和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是现当代文学史上并峙的双峰。
《论语》、《_______》、《大学》、《_______》并称“四书”,为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
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犹未能抗手”中“苏辛”指宋代的苏轼和辛弃疾,二人是“豪放派”的代表词人。()
②海明威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主要作品有《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和《太阳照样升起》等。()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女神》体现了狂飙突进的“五四”精神,歌颂光明,赞美力量,色彩亮丽,激情澎湃,如《地球,我的母亲》一气喊出二十七个“母亲”。 |
B.哈姆雷特是一个人文主义者,但不并是一个完美的人,他思虑过多却在行动上犹豫不决,作为王子被民众爱戴的他却不相信民众。 |
C.蘩漪追求个性自由,追求人格独立。这与周朴园的封建伦理观格格不入,于是周朴园就视她为“疯子”,一定要给她“治病”,甚至要儿子跪下逼她喝药。 |
D.夏瑜被自己的叔叔出卖而牺牲,母亲上坟时满脸羞愧,连亲人都不理解革命者,小说借此表现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但作者在坟上平空添了个花![]() |
E.史湘云是《红楼梦》中光彩照人的形象,她开朗豪爽,才情超人。她的诗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意境凄冷,暗示了她悲惨的结局。
《三国演义》)
(2)老葛朗台看见查理母亲的梳妆盒,像饿虎一般扑去抢夺,即便女儿拿起剪子准备拼命,也没有改变主意。但后来,他却突然改变了态度。请简述他转变态度的原因及表现。(《欧也妮·葛朗台》)
选第()题
答:
今人常用“死诸葛吓走活仲达”来比喻人虽死余威犹在。“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典出《三国演义》,请简要叙述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