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 门虽设而常关 ②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
B.① 登东皋以舒啸 ②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
C.① 背若泰山 ②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D.① 既自以心为形役 ② 有鸟焉,其名为鹏 |
阅读下列散文诗,选出叙述最恰当的选项()
中午时候,火一样的太阳,没法去遮拦,让他直晒着长街上。静悄悄少人行路,只有悠悠风来,吹动路旁杨树。
谁家破大门里,半院子绿茸茸细草,都浮着闪闪的金光。旁边有一段低低土墙,挡住了个弹三弦的人,却不能隔断那三弦鼓荡的声浪。
门外坐着一个穿破衣裳的老年人,双手抱着头,他不声不响。
(沈尹默《三弦》)
A.画面描写由远而近,逐层推移,旨在表现城镇之美 |
B.第二节以「绿茸茸细草」、「闪闪的金光」,暗喻三弦乐音的鼓荡 |
C.第三节聚焦于老人的书写,可看出作者对人间疾苦的观察 |
D.本诗写人采画龙点睛法,点出第三节老人即第二节弹弄三弦的人 |
下列是一段评论《捣衣》诗的文字,依前后文意,选出排列顺序最恰当的选项:()
《捣衣》清而彻,有悲人者。此是____________苟无感,何嗟何怨也!(萧绎《金楼子.立言篇》)
甲、内外相感,愁情结悲乙、秋士悲于心丙、然后哀怨生焉丁、捣衣感于外
A.乙丙丁甲 | B.乙丁甲丙 | C.丁甲乙丙 | D.丁丙乙甲 |
下列文句「」内成语的运用,正确的选项是:( )
A.这两个投机份子不务正业,却「沆瀣一气」,连手犯下了诸多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 |
B.对同学他关爱有加,对老师他「相敬如宾」,对学校他敬若神明,在高中读书三年,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扬。 |
C.他毕生致力于改善社会风气,这种「矫俗干名」的作为,深受世人肯定。 |
D.对领导的正确的指令,他总是不以为意,而自以为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干,可是等失败后,又「不以为然」,拿好多理由来反驳。 |
奕轩和同学组队参加「语文达人竞赛」,决胜题抽到的题目是:「奴『婢』/麻『痹』/『裨』益,请先判断『』内三字的读音为完全相同、完全不同或二同一异,再选出与上述三字发音关系相同的一组答案」,正确答案的选项是:()
A.「劬」劳/「瞿」然/「佝」偻 | B.发「绺」/马「厩」/自「咎」 |
C.阿「谀」/舞「雩」/膏「腴」 | D.造「诣」/福「祉」/抽「脂」 |
下列比喻不尽恰当的一项是()
A.日记:心的轨迹,撷取生活七色阳光的水滴。 |
B.词典:知识的海,学问的帆,书山上跋涉的樵夫。 |
C.笑:你是美的姐妹,你是艺术家的娇儿,你是碧空中那一抹烂漫的云彩。 |
D.浪花:一朵浪花,一个跳荡的音符;一排浪花,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一片欢乐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