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著阅读下列关于《三国演义》情节和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A.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对明月,奠长江,横槊赋诗,高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让我们看到一位慷慨豪壮、壮志凌云的历史英雄。 |
B.曹操病重,招近臣托孤,指定曹丕为继承人,并下令设疑冢七十二座,“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然后死去。之后华歆逼献帝立曹丕为魏王。 |
C.诸葛亮积劳成疾,旧病复发,叹恐不能生,于是他祈禳北斗以求延寿,只要七日主灯不灭,就可增寿,不料魏军来袭,魏延闯帐禀事,扑灭主灯,诸葛亮大怒,拔剑欲斩魏延。 |
D.曹操病,华佗欲为其手术,曹操疑华佗为关羽报仇,下华佗于狱中而死,最后曹操也不治身亡。 |
E.吕布在白门楼被缢死前曾说过一句话:“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时耶?”吕布说这句话是希望刘备替自己向曹操求情。当初袁绍派纪灵攻打刘备,刘备向吕布求助。吕布请双方一同赴宴,提出通过射箭方式决定两家战或和的方案,双方都同意。最终,吕布一箭射中辕门外画戟小枝,使得双方罢兵,替刘备解了围。简答题: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1)《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板桥”中,张飞是如何吓死曹操一方的夏侯杰的?刘备又为何说他“勇则勇矣,惜失于计较”?请简述之。
(2)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时庞羲探知张鲁欲兴兵取川,急报知刘璋。璋平生懦弱,闻得此信,心中大悦,急聚众官商议。忽一人昂然而出曰:“主公放心,某虽不才,凭三寸不烂之舌,使张鲁不敢正眼来觑西川。”
正当刘璋束手无策之际,谁自告奋勇前去许都?他去许都干什么,结果如何?请简述事情的经过。
选( )答:
请在下面两组名著阅读题中任选一组作答,若同时回答两组,只按第一组计分。
第一组:《三国演义》阅读题
(1)“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人名),他所“义释”的是(人名)。
(2)“诸葛亮三气周瑜”是《三国演义》中家喻户晓的故事,请简要叙述诸葛亮三气周瑜的内容。
第二组:《红楼梦》阅读题
(1)《红楼梦》中有一首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首判词暗示了两个人物的命运,这两个人是(人名)。
(2)香菱是一个非常具有文学气质的女子,简述香菱学诗的主要情节。
请简述一个有关曹操奸雄本色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__________,“智绝”是___________,“义绝”是___________。
请在下面两组名著阅读题中任选一组作答,若同时回答两组,只按第一组计分。
第一组:《三国演义》阅读题
(1)“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人名),他所“义释”的是(人名)。
(2)“诸葛亮三气周瑜”是《三国演义》中家喻户晓的故事,请简要叙述诸葛亮三气周瑜的内容。
第二组:《红楼梦》阅读题
(1)《红楼梦》中有一首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首判词暗示了两个人物的命运,这两个人是(人名)。
(2)香菱是一个非常具有文学气质的女子,简述香菱学诗的主要情节。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浩然,盛大流行之貌。气,即所谓体之充者。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盖惟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下事无所惧,此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
⑴根据材料可以判断,朱熹这段话是对《孟子》中"我知言,我善养吾"一句的注释。
⑵从画线句中概括"知言"和"养气"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