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符是古代的兵符,是帝王或将帅授予下属调动军队的凭证。从春秋战国一直沿用到魏晋南北朝。能够体现后世统治者替代虎符作用的制度设计的是( )
A.秦朝设立太尉 | B.隋唐设立三省 | C.宋代设枢密院 | D.清代设军机处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 B.顾炎武《日知录》 |
C.李贽《续焚书》 | D.王夫之《船山遗书》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李贽提出了不能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的理论 |
B.李贽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现象 |
C.李贽批判了道家的虚伪 |
D.李贽肯定了农民起义 |
朱熹认为:“君主虽已制命为天职,然必谋之大臣,参之给(给事中)舍(中书舍人),使之熟议,以求公议之所在……此古今之常理,亦祖宗之家法也”。下列结论最准确的是
A.朱熹反对君主独裁,主张民主制度 |
B.朱熹的思想是自然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 |
C.体现知识分子要求参与国家政治的愿望 |
D.朱熹的主张与儒家传统思想相悖离 |
在某个历史人物的陵园前有一石质牌坊,上镌对联,曰:“一代宗师承前启后开儒派新境,万物在理道统相传展洛学高风”这副对联纪念的历史名人是
A.程颢、程颐 | B.朱熹 | C.陆九渊 | D.王阳明 |
《春秋繁露》中写道:“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以上反映的是
A.春秋时的道家思想 | B.战国时的法家思想 |
C.汉初时的黄老学说 | D.汉武帝时的儒家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