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抗虫转基因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有( )
| A.将Bt毒蛋白基因转移到植物体内表达出的Bt毒蛋白,在肠道中水解为有毒多肽,与肠上皮细胞受体结合,使细胞膜穿孔,可导致哺乳动物死亡 |
| B.将蛋白酶抑制基因转移到植物体内表达的蛋白酶抑制剂,可以阻断或降低害虫消化道蛋白酶的活性,影响其消化功能 |
| C.将淀粉酶抑制剂基因转移到植物体内表达淀粉酶抑制剂,可以抑制消化道淀粉酶活性,阻断害虫的能量来源 |
| D.将植物凝集素基因转移到植物体内表达出的糖蛋白,可与害虫肠道黏膜上的某种物质结合,影响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
研究人员在对甲、乙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调查后发现,两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总能量相同,甲生态系统只有初级和次级消费者,乙生态系统则有初级、次级、3级和4级消费者。如果其他的因素都一样,则下列选项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乙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 |
B.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小于生产者同化的 总能量,但乙生态系统则相反 |
| C.甲、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都大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 |
| D.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大于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 |
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是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
| B.图中②+③+④+兔细胞呼吸消耗的能量应与①相等 |
| 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一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
| 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的能量的一部分 |
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 ( )
| 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 |
| B.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 |
| 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 |
| 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 |
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演替过程中,群落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
| B.群落的演替是一种物种代替了另一个物种 |
| C.群落演替的标志是群落在物种组成上发生了变化 |
| D.群落的演替是长期变化积累的结果 |
下列关于“培
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正确的是 ( )
| A.培养用具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培养液则不需灭菌 |
| B.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
| C.从瓶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不必摇匀培养瓶中的培养液 |
| D.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