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目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选项 |
目的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比较铝和铜的金 属活动性 |
将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
铝丝表面有铜析出 |
铝比铜活泼 |
B |
检验露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钾溶 液是否变质 |
取少量氢氧化钾溶液,滴入澄清石灰水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氢氧化钾溶液已经变质 |
C |
探究物质溶解于 水的热量变化 |
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 硝酸铵晶体,充分搅拌 |
溶液温度下降 |
盐类物质溶于水都能使溶液温度下降 |
D |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二氧化碳 |
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 气瓶中 |
木条火焰熄灭 |
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 |
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
B.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
C.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
D.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浓硫酸 |
蚊子、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后,会向人体皮肤注入一种叫蚁酸(甲酸)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疼痛,要消除肿痛,可涂下列物质中的
A.硼酸 | B.氢氧化钠溶液 |
C.稀氨水或肥皂水 | D.食用醋 |
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中 |
B.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
C.C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
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
生活中常见的三种物质:①柠檬汁,②肥皂水,③食盐水。柠檬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肥皂水显碱性,食盐水的pH=7。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 B.①③② | C.②①③ | D.③①② |
家庭常用液体的pH如下,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A.洁厕精:1.0 | B.洗发露:7.6 |
C.洗衣液:10.5 | D.漂白液: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