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选填序号)。
| A.质子数不同 | B.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 C.中子数不同 |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
(2)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
(3)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 元素过渡到 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4)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子 ,阴离子 。
(4分)(1)下图是a、b、c三种物质溶解度曲线,a与c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①P点的含义是。
②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溶液质量是g。
③将t2 ℃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到t1 ℃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2)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 /℃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
| /g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38 |
| KCl |
27.6 |
31.0 |
34.0 |
37.0 |
40.0 |
42.6 |
45.5 |
48.3 |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KNO3和K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最小范围是。
用化学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2个氢原子________;
(2)骨质疏松、佝偻病患者可能是缺________;
(3)氧化铁中铁元素显正三价_______;
(4)一种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料是。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一些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对应的仪器名称:①,② ;
(2)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如果实验室要利用上述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的O2,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字母标号)。
(3)实验室制备甲烷的发生装置类似于用KMnO4制取氧气,推测制备甲烷的反应物是(填序号)。
A.CH3COONa固体和碱石灰 B.Al4C3固体和水C.CO和H2
(4)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先用夹子夹住导气管中的橡皮管,再向①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一段时间,观察到,说明气密性良好。
(5)小丽欲使用图F装置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则应先将装置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填“a”或“b”)端通入。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在t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2)t1℃时,将3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形成的溶液是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精确到0.1%);此时若将温度由t1℃升至t2℃,还应再加入a物质g,才能变成饱和溶液。
(3)从a、c的饱和溶液中提取a,应采用方法是(填“冷却结晶”或“蒸发溶剂”)。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常有以下操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配制该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游码D.添加砝码
(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
(4)下列过程中对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的是()
A.配制时所用烧杯中有少量水
B.称量时有少量氯化钠残留在纸上
C.将量筒中的水转移到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
D.搅拌均匀后,转移到试剂瓶时有少量溶液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