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凌统字公绩,吴郡余杭人也。父操,轻侠有胆气。统年十五,左右多称述者,权亦以操死国事,拜统别部司马,行破贼都尉,使摄父兵。后从击山贼,权破保屯先还,余麻屯万人,统与督张异等留攻围之,克日当攻。先期,统与督陈勤会饮酒,勤刚勇任气,因督祭酒,陵轹一坐,举罚不以其道。统疾其侮慢,面折不为用。勤怒詈统,及其父操,统流涕不答,众因罢出。勤乘酒凶悖,又于道路辱统。统不忍,引刀斫勤,数日乃死。及当攻屯,统曰:“非死无以谢罪。”乃率厉士卒,身当矢石,所攻一面,应时披坏,诸将乘胜,遂大破之。还,自拘于军正。权壮其果毅,使得以功赎罪。
后权复征江夏,统为前锋,与所厚健儿数十人共乘一船,常去大兵数十里。权以统为承烈都尉,与周瑜等拒破曹公于乌林,遂攻曹仁,迁为校尉。虽在军旅,亲贤接士,轻财重义,有国士之风。反自益阳,从往合肥,为右部督。时权撤军,前部已发,魏将张辽等奄至津北。权使追还前兵,兵去已远,势不相及,统率亲近三百人陷围,扶悍权出。敌已毁桥,桥之属者两版,权策马驱驰,统复还战,左右尽死,身亦被创,所杀数十人,度权已免,乃还。桥败路绝,统被甲潜行。权既御船,见之惊喜。统痛亲近无反者,悲不自胜。权引袂拭之,谓曰:“公绩,亡者已矣,苟使卿在,何患无人?”
时有荐同郡盛暹于权者,以为梗概大节有过于统,权曰:“且令如统足矣。”后召暹夜至,时统已卧,闻之,摄衣出门,执其手以入。其爱善不害如此。
统以山中人尚多壮悍,可以威恩诱也,权令东占且讨之,命敕属城,凡统所求,皆先给后闻。统素爱士,士亦慕焉。得精兵万余人,过本县,步入寺门,见长吏怀三版,恭敬尽礼,亲旧故人,恩意益隆。事毕当出,会病卒,时年四十九。权闻之,拊床起坐,哀不能自止,数日减膳,言及流涕,使张承为作铭诔。
(节选自《三国志•凌统传》)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侠有胆气轻:率性
B.破贼都尉行:代理
C.统其侮慢疾:痛恨
D.乃率士卒厉:严厉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属于凌统在合肥之战失利时保护孙权突围的一组是
①统与督张异等留攻围之  ②统率亲近三百人陷围
③身当矢石              ④与周瑜等拒破曹公于乌林
⑤身亦被创,所杀数十人  ⑥统被甲潜行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凌统头脑冷静,果断刚强。进攻麻屯之前,督将陈勤在宴会上辱骂凌统,凌统只是流泪没有搭理他。在进军路上陈勤再次侮辱他时,他终于忍无可忍,砍伤陈勤。
B.凌统为人正直,爱憎分明。对不讲规矩、随意欺侮他人的陈勤,他敢于当面指斥,拒不接受陈勤的罚酒;合肥之战失利,亲信部下无一生还,他悲痛不能自已。
C.凌统作战勇敢,身先士卒。进攻麻屯时,亲自冒着敌方的箭雨和擂石往前冲,大败反贼;在孙权陷入曹将张辽的包围时,奋不顾身,冲入重围,保护孙权突围。
D.凌统慷慨大度,体恤下属。同乡盛暹应孙权诏命夜间到达,他慌忙提衣出门,执手迎进室内,毫无妒忌之心;在军旅中,他爱护部下中的贤士,贤士们也仰慕他。

把上面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有荐同郡盛暹于权者,以为梗概大节有过于统,权曰:“且令如统足矣。”
(2)今臣亡国贱俘,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后面题。(共19分)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⑤,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A.秦之遇将军,可谓矣。深,刻毒;
B.辞决矣请:请允许我
C.今日往不者反:反复
D.厚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给

下列句中的“之”与例句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是()
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千金之资币物 B.太子迟之
C.行李之往来 D.顷之未发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封之 B 又而为歌曰
C 乃朝服,设九宾之礼。 D 皆白衣冠以送之
翻译下列句子。(共10分)
(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2)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3)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对下面各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以供养无主——我因供养祖母没有主意。
B.诏书切峻,责臣逋慢——诏书急切严厉,责备臣有意回避,怠慢上命。
C.则刘病日笃——可是祖母的病一天天沉重。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正是因为这些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忍离开祖母而远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滕王阁序(节选)
王勃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下列各组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时维九月,序三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若皆且为所虏
B.潦水而寒潭清/萍水相逢,是他乡之客/满城带黄金甲
C.娱游于暇日/地势而南溟深/物必反
D.岛屿之萦回/ 且益坚/觉宇宙之无

下列对文章中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出了秋天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下面对文章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对滕王阁景色正面描写中,将秋日特有的清寒景色以非常感性的方式精确地描绘出来。在这样的田光水色中,滕王阁静静面对高入云霄的翠峰,四周是架空的阁道丹漆,鲜艳欲滴,恍如画中。
B.第三节开首远近结合,先是说身处滕王阁之高,点出了滕王阁的高度,因为站在滕王阁上,可以轻易的俯视别人的屋背,也为以后的极目远望留下了伏笔。
C.“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写出了作者那种既存希望却又失望的无奈心态。至此刻,王勃当时的迷惘心态可谓是一览无余。
D.作者在着意铺叙美景之后,以腾挪跌宕的笔势,由逸游的豪兴,陡然引出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却壮志不坠、笑对人生的执著态度。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⑵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云无心以出岫

A.乐琴书消忧 B.木欣欣向荣
C.请息交绝游 D.登东皋舒啸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请息交以绝游:交往
B.悦亲戚之情话情话:动情的话
C.农人告余以春及:到
D.将有事于西畴西畴:西边的田地

下列各项中与其他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A.复驾言兮焉求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曷不委心任去留 D.乐夫天命复奚疑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