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甲同学的猜想是:①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乙同学的猜想是:②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温度有关。
丙同学的猜想是:③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你认为:④电阻还与 有关。
(2)现有金属材料甲和金属材料乙制成的各种不同规格的金属丝,规格如下表。选用导线A和B进行实验,可以探究 (选填“甲”“乙”或“丙”)同学的猜想。要想探究猜想①应该选用 (选上面表格中导线的字母代号)两根导线进行实验。
探究声音的特征:
(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甲所示,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 ,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 决定的.
(2)在敲鼓时,用鼓锤敲击鼓面,在听到鼓声同时,还可看见鼓面上小纸团在跳动,说明鼓声是由于鼓面的 产生的;用力越大,听到的鼓声越响,表明鼓面的 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
(3)如图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 (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变 (选填“高”或“低”)了,观察发现此时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如图(a)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如图(b)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如图(c)所示,再把瓶口封上,这时你将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手机的铃声;如果逐渐把瓶内的空气抽去,你听到的手机声的大小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再慢慢放进空气,你会听到手机的声音的大小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这实验说明 .
为了验证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小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小薇先将电流袭接在L1所在的支路上,画了电路图图甲,请你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分别将导线a,b正确的连接到相应的接线柱上
(2)当她刚正确连接完所有的导线,两个灯泡立即发光,电流表指针偏向零刻度线左方,其原因分别是 和
(3)过了一会后,观察到灯L2继续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 。
(4)排除故障后,她测出了L1支路的电流后想再测L2支路以及干路上的电流,于是她连接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当开关闭合后,两灯都发光,两个电流表的指针所指位置均为图丁所示,则通过灯L1的电流为 A,通过灯L2的电流为 A。
(5)根据测量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
小明同学将等质量的动物油和水放在同一个冷冻室足够长的时间后取出,放在如图a所示的装置上加热(图中的两盏酒精灯是一样的)。
(1)小明同学细心观察比较二者的熔化过程,并绘制了如图b所示的图像。其中___________图像(填“甲”或者“乙”)是冰的熔化图像,另一个是动物油的熔化图像,由此可知,动物油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图像乙中BC段,乙物质处于 态。
(2)小明同学看到已经成为液态的油和水,决定继续探究哪个的吸热能力较强,于是对二者继续进行加热,并记录下了二者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表格,如下表所示:
| t(min)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50 |
| 水温 |
30 |
38 |
46 |
54 |
62 |
70 |
86 |
94 |
98 |
98 |
|
| 油温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110 |
120 |
130 |
上表中缺少的数据如图c所示,表格中应该填 ,由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等质量的水和动物油,吸收相同热量时,动物油上升的温度更多,则 的吸热能力比较强。
有一量程为10N的弹簧测力计,现在用它来测量约几千克的大西瓜的质量,其他辅助器材可以任意选用,但不得切割西瓜。请你设计一种方法测出它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