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我国已“未富先老”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近2亿,约占总人口的14%。老年人口基数大、增加快、“空巢老人”和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多,养老保障、养老服务和老年人产品的需求旺盛,但现有的养老服务机构与从业人员、养老基础设施和符合老年人需求的产品等严重不足。不同单位、行业、地区的养老差距较大,养老方式单一。养老这一系统工程,对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形成严重的挑战。
材料二:中国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养儿防老”的观念,如今家有儿女的老人,仍然把养老寄托在儿女身上。“孝”是道德的根本,作为儿女,赡养老人是应尽的责任,但随着独生子女第二代出现,“四、二、一”家庭结构出现,养老问题又凸显为时代新课题。
(1)结合材料二,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关知识,如何看待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的观念。
(2)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知识,结合材料谈谈政府在养老问题上应该如何作为。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思维创新的过程 法治政府的内涵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人认为,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弱国无经济外交”。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2005年12月8日至11日,吴邦国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强调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大力培养、造就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要建立健全培养人才、聚集人才、激励人才和人尽其才的机制和制度,为人才施展才华开辟空间、提供保障,不断激发人才的创造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党中央为什么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2)从国际竞争的角度,简要分析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政治意义。

材料一:2002年新疆共培养爱国宗教人士8 000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努尔·白克力在总结大会上希望爱国宗教人士发扬爱国、爱党、爱教的光荣传统,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引导信教群众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旗帜鲜明地同民族分裂分子作斗争。
材料二:近10年来,“东突”恐怖势力在新疆境内制造了至少200多起恐怖事件,造成162人丧生,400多人受伤。2001年我国政府正式宣布“东突”恐怖势力是国际恐怖主义的一部分。2003年12月15日,中国公安部公布了第一批认定的“东突”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名单。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回答“东突”与宗教和民族的区别。
(2)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是怎样处理宗教与民族问题的。
(3)我国为什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材料一:唐初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是一幅最早反映汉、藏民族团结的历史画卷,真实地记录了松赞干布派遣禄东赞到长安向唐太宗提出联姻要求的场面。
材料二:驱逐帝国主义在西藏的势力,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家庭中来;西藏地方人民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巩固国防,西藏军区逐步改编为人民解放军;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材料三:在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有藏族代表35名;在西藏自治区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超过80%。
中央和其他省市都有无偿的“援藏工程”;各地都选派一些优秀人才,支援西藏建设;内地一些学校还开设了“西藏班”,为来自高原的藏族孩子提供优质教育。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事实,国家投入巨资兴建青藏铁路,将为西藏经济腾飞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200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启动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到2007年使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有关政治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这些原则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3)结合材料分析西藏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原因。

材料一: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加快水利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突出强调要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2010年底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2013年底前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同时对大江大河大湖治理、节水灌溉建设、水资源保护、水土流失防治、小水电建设、防洪排涝抗旱设施建设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材料二:今年第四季度,中央新增200亿元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解决涉及民生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水利问题。
试分析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