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校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某种遗传病的家系图 (显、隐性基因用A、a表示)。请分析回答:
(1)由图可知该遗传病是 ________(显/隐)性遗传病。
(2)若Ⅱ5号个体不带有此致病基因,可推知该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3)同学们在实际调查该病时却发现Ⅱ5号个体带有此致病基因,后来还发现Ⅲ10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如果Ⅲ7和Ⅲ10婚配,生下同时患有这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
(4)若Ⅱ5和Ⅱ6均不患红绿色盲且染色体数正常,但Ⅲ9既是红绿色盲又是Klinefelter综合症(XXY)患者,其病因是Ⅱ代中的________号个体产生配子时,在减数第________次分裂过程中发生异常。
(5)为优生优育,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Ⅲ10号个体婚前应进行________,以防止生出有遗传病的后代。
(5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由于储存的物质变为可溶性糖从而使果实甜度增加。某兴趣小组对此生理变化进行了初步探究:取未成熟香蕉果实若干放在适宜条件下让其自然成熟,每天定时取10g果肉研磨配制成100ml待测样液平分为A、B两份,分别用碘液和斐林试剂检测,记录颜色深浅的变化。
(1)样液A用碘液检测的目的是;样液B用斐林试剂检测的目的是。
(2)斐林试剂使用时需甲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并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颜色变化。
(3)根据预期结果在坐标图中画出两种颜色的变化
(10分,每空1分)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其中a 、b 、d、 e 代表小分子,A、B、E、F代表不同的生物大分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表示,其在原核细胞中共有种。
(2)若E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则E是,其在人体中主要分布于细胞。
(3)物质d是。物质F是,其在动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并且由于含能量多而且占体积小,被生物体作为长期备用能源物质。
(4)物质b的名称,图中的?是指元素。若某种B分子由n个b(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形成的两条链组成,则该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
(5)下图是某物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补充完整。
(5分,每空1分)在适宜的条件下,研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放入离心管中并依次按下图处理,根据P1、P2、P3、P4中所含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从细胞中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先将细胞破坏,再用的方法获得各种细胞器结构。
(2)图中DNA含量最多的是,合成蛋白质的结构存在于(填写S1—S4、P1—P4)。
(3)P2中的细胞器与下图的图相对应。
(4)若要在高倍镜下观察P3的棒状结构,一般需要利用进行染色处理。
(12分,每空1分)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 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煮沸1 min或75℃下加热5~10 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
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
(2)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
(3)由上图可知,该片段由________种单体组成,有________个肽键,在形成该片段时要脱去________分子水。
(4)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____个氨基和________个羧基,它们的位置。
(5)肉毒类毒素可用试剂鉴定,该试剂使用方法是,反应颜色为________。
物质的跨膜运输对细胞的生存和生长至关重要。下图I~Ⅲ表示物质经过细胞膜的三种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2)写出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Ⅰ,Ⅱ,Ⅲ。
(3)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属于(填序号),氨基酸进入肝细胞的方式属于_______(填序号),蛙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属于______(填序号)。
(4)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填序号)运输方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5)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会使细胞膜的厚度变小,这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特点。
(6)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这种膜结构能将有毒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污水中的有毒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这是模拟生物膜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