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化学反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A中的膜除了酶以外还具有色素,而B中的膜则不具有色素
B.图B中的[H]主要来自于丙酮酸的分解,其反应速率受温度影响
C.图A、B两种生物膜所在的细胞器因含有DNA、RNA而被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
D.由于氧气分子可能自由进出图A、B两种膜,因此这两种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结果发现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A.甲基绿、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相同 |
B.细胞核由DNA构成,细胞质由RNA构成 |
C.真核细胞中,DNA不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RNA不分布在细胞核中 |
D.该实验的结果反映了DNA和RNA在真核细胞中的分布状态 |
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此时产生淀粉酶的速度最快)。取适量小麦种子分别在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后,作如下处理: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加热至50℃左右,摇匀后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
C.甲、乙都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
从一动物细胞中得到两类大分子有机物x、y,已知细胞中x的含量大于y,用胃液处理,x被分解而y不变。x含有化学元素N,有的还含有S,y含有化学元素N和P,它们与碘都没有颜色反应,细胞膜上有x而无y。下列有关x、y的叙述,错误的是
A.x可能是蛋白质 |
B.y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 |
C.细胞膜上的x可能是载体 |
D.y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
一种新的制药工艺是,根据生物膜的特性,将磷脂制成小球,让小球包裹药物,运输到患病部
位,通过小球膜和细胞膜的融合,将药物送入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种生物膜的特性是指
A.选择透过性 |
B.特异性 |
C.渗透性 |
D.流动性 |
某同学研究温度和pH对某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为8 |
B.当pH为8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和酶浓度 |
C.一定范围内,随pH升高,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不变 |
D.当pH为任何一固定值时,实验结果都可以证明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