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验动物可以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具体方法是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对照组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实验组接种含疫苗的接种物,然后再都接种病毒。下列是对该实验原理、结果的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原理是疫苗进入动物体内后可刺激B细胞,使之分化后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当再次接种抗原后,记忆细胞可以产生更强烈的免疫反应 |
B.接种病毒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免疫反应一样强烈 |
C.为确定疫苗的有效浓度,需要对实验组注射不同浓度的疫苗 |
D.本实验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
生物工程的兴起,标志着人们从认识生命活动的奥秘到按照人们的愿望改造生物的巨大飞跃。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说明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是指离体的植物器官或细胞进行脱分化形成新个体 |
B.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细胞脱分化,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而不可能发生细胞分化和基因重组 |
C.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能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 |
D.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的最重要用途是培养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经济动物 |
下列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描述正确的是()
![]() |
A.甲图表示蛙的红细胞ATP生成速率与氧浓度的关系 |
B.乙图为小树林中一天内CO2的浓度变化 |
C.丙图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浓度与CO2产生量的关系,a点ATP产生量最大 |
D.丁图为恒温动物离体细胞新陈代谢强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
下列有关细胞的知识点,正确说法有几项?()
①病毒无细胞结构,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②癌细胞能破坏人体正常的细胞,使人体死亡。
③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为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所需养料
④人体成熟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但能运输O2和CO2。
⑤神经细胞受刺激时,大量Na内流,属于自由扩散。
⑥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着丝粒的分裂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
⑦正常人体细胞内DNA分子数是46个,受精卵DNA分子来自父母各一半。
⑧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有利于提高气体交换效率
A.二项 | B.三项 | C.四项 | D.五项 |
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广泛存在于皮肤等结构中。当病原体侵入人体时,它会及时“通知”T细胞等其他免疫细胞。科研人员已成功地将一个胚胎干细胞培育出了树突状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胚胎干细胞培育出树突状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
B.若培育出能识别癌细胞的树突状细胞,将可能用于治疗癌症 |
C.树突状细胞与浆细胞一样只参与细胞免疫而不参与体液免疫 |
D.效应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都能识别病原体 |
某种限制酶识别的序列为,则有关下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酶能切断G-C,C-G之间的氢键 |
B.用这种限制酶获得某生物的DNA的某个目的基因的方法,属于从基因文库中提取。 |
C.用该酶切割上图之后形成的粘性末端含有2个碱基对。 |
D.上图获得目的基因可用RNA病毒作为运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