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诗的后两句,诗人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秋词
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①人狂
行秋
徐 玑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
【注】 ①嗾(sǒu):“教唆”的意思。
⑴ 初中我们学过刘禹锡的《秋词》(其一),请默写最后一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⑵ 这两首诗都是写秋天的,但感情基调却略有不同,刘诗的感情基调是,徐诗的感情基调是。
⑶ 请简析刘诗的后两句的艺术手法。
答:
⑷ 请简析徐诗整首诗的艺术手法。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立秋前一日览镜
[宋]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⑴ 诗人为什么说“生涯在镜中”?
答:
⑵ 诗歌后二句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赏析。
答:
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注:此诗作于诗人因探望弟弟病情而逾假离职时期。
(1)这首诗二、三联很讲究炼字,请选取其中的“满”和“生”,简析其表达效果。
(2)联系全诗,简析首尾两联的表现手法,并简述这两句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出塞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①有人说,诗的第二句中“冲”字与第四句中“缺”字用得很传神,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②这首诗描写了一次边塞战事,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塑造了戍边将士怎样的形象。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浦①途中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
[注] ①秋浦:今在安徽贵池。此诗为杜牧由黄州刺史移任池州刺史,途经此地而作。
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的家乡樊川就在那里。
(1)诗的开篇用了“萧萧”“淅淅”两个象声词,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答:
(2)结合景、情、物(雁)试析本诗在抒情方式上的特点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