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陈旭麓文集》中写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 ;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如 。题干中划线内容很可能是( )
| A.辛亥革命取代戊戌变法民国与清朝 |
| B.戊戌变法取代洋务运动“预备立宪”与戊戌变法 |
| C.民国取代清朝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 |
| D.扶清灭洋取代拜上帝教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 |
历史学家钱穆以为,“总之,古代中国在宋以前,文学艺术尚是贵族的、宗教的,而宋兴以来则逐渐流向大众民间,成为日常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下列分别体现“宋以前”与“宋兴以来”艺术形式特点的是()
| A.彩陶画与汉赋 | B.话本与小说 |
| C.唐诗与风俗画 | D.楚辞与文人画 |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经发表《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描述一个美国家庭抵制“中国制造”近一年后终于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并表示,“以后10年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以上材料说明( )
| A.中国产品质量差引起美国家庭的抵制行动 |
| B.中国产品已经成功进入美国市场 |
| C.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
| D.经济全球化受到人们的抵制 |
马克思指出:“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互相交往,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他们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马克思反对皇权主义 |
| B.儒家学说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 |
| C.小农人数众多却互不来往 |
| D.小农经济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 |
2014年8月8日晚上8时,央视一套在全国首播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本主要从1976年毛泽东同志逝世27天后开始写起,直到1984年10月1日,邓小平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国庆游行队伍。可以作为剧中邓小平的台词的是()
| A.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 B.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 |
| C.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相互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