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A.小说的兴起冲击了社会等级观念 | B.社会群体认同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
| C.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
历史学者姚海在《俄国1917 年的“电报革命”》中写道:“俄国1917 年二月革命在首都彼得格勒是以工人和卫戍部队的起义取得胜利的。但在外省和前线,基本上是平静地接受了彼得格勒革命的事实。”学者把外省的二月革命被称为“电报革命”,这一说法反映了地方上二月革命的实际过程。“电报革命”的出现突出反映了
| A.二月革命的影响仅限于彼得格勒 |
| B.列宁当时希望通过和平方式夺权 |
| C.俄国社会反对进行暴力革命 |
| D.沙皇专制统治不得人心 |
阅读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 时间 |
重大历史事件 |
| 1785年 |
瓦特改良蒸汽机 |
| 1840年前后 |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
| 1848年 |
马克思主义诞生 |
| 1850年前后 |
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
| 1870年前后 |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
| 1871年 |
巴黎公社革命 |
A.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已具备
C.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D.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客观上阻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
毛泽东在一次政治报告中说:究竟什么原因使得中国解放区战胜了敌伪军长期的残酷的进攻,从民族敌人手里恢复了这样广大的国土,解放了这样众多的人民?难道不是由于人民战争的正确路线吗?由此可以推断出毛泽东对
| A.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做了准确的概括 |
| B.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做了准确的概括 |
| C.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做了准确的概括 |
| D.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做了准确的概括 |
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笔记片断,该片断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国民革命时期的民主建设成就 |
| B.土地革命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 |
| C.抗日战争对中国的现代化影响 |
| D.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背景 |
“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间,就是文化传统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院院长杜维明的这句话表明
| A.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 B.五四运动彰显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
| C.五四运动弘扬了民主、科学精神 |
| D.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